▲ 楚长城大关口遗址

楚文化是我国古代楚人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化,中原楚文化则是楚人在中原地区进行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产物。楚文化是长江流域的文化,中原文化是黄河流域的文化,二者如双峰对峙,却又联系紧密。楚国的发祥地在中原,楚文化也滥觞于中原地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殊途同归,都是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 淅川楚墓出土云纹铜禁

中原是楚国的发祥地

楚国人的先民原是黄帝的苗裔。楚国贵族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说,自己是古代帝王高阳的苗裔,屈氏的太祖名叫伯庸。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说,楚国的先祖出自颛顼,他姓姬,号高阳氏。他是黄帝之孙,也是古代五帝之一。他的六世孙重黎、吴回弟兄相继为帝喾的火正,被命名为祝融。祝的意思是火,融的含义是明,是历史上最早发明火,并以火造福人类的部族。

楚国先祖颛顼部落的原始居地在何处?古文献记载说:“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登位为帝。”若水是哪条水,空桑是今何地?有学者认为,若水即今河南境内的汝水,汝水发源于今平顶山汝州市,汝州因境内有汝水得名。也有人说若水即洧水,洧水出河南新密市西南马岭山,流经今新郑市境,即今之双洎河。不管若水是汝水或洧水,均在今河南中部汝州至新郑一带。至于空桑是何地,学术界一向有嵩县说、陈留(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说、曲阜说三说。《辞海》《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均主陈留说。既然若水、空桑均在今河南境内,颛顼部落发祥地在中原也就不言而喻了。

随着颛顼部落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开拓新的领地,于是其中一支沿黄河北上,抵达今河南濮阳、内黄一带。颛顼既是五帝之一,北迁后又把濮阳作为都城,因而古代濮阳也叫帝丘,即今濮阳县五星乡的高城遗址。

除了颛顼外,楚人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祝融氏了。夏朝时期,祝融氏曾俯首称臣,《国语·周语》说,“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融就是祝融,崇山就是嵩山。又有记载说,郑地乃祝融之墟,郑即河南新郑市。可知祝融部落最早居住在今新郑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祝融部落瓜绵椒衍,繁殖成八个部落,史称“祝融八姓”,他们大都分布在中原地区,都是夏的属国。商灭夏朝后,祝融的一个分支芈姓季连部落受到极大威胁,从新郑启程迤逦南下,经禹州市、叶县迁徙到淮水以南、汉水流域及荆山地区,与当地土著三苗之民相融合,形成了古代文献中所称的“荆楚”“荆蛮”“楚蛮”部族。楚族是祝融部落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后裔。

商朝末年,周人兴起,季连的后裔鬻熊归顺周文王,辅佐有功,甚得文王信任。周成王时期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楚蛮之地,爵位是子爵,姓芈氏,建都丹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此楚国正式建国。楚国都城丹阳在何处?虽然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在今河南省淅川一带。山南水北为阳,淅川正好位于河南、陕西两省间的丹江以北地区。淅川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属于中原边陲,可以说楚国最初的都城在中原地区。楚国定都丹阳,为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那时楚国的社会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还不能望华夏文明的项背,对中原文化充满了欣羡之情,楚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就滥觞于这一时期。

▲ 淅川楚墓出土神兽

刀光剑影与光风霁月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经过楚国君臣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蛮夷小邦变成了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楚国便想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周夷王时,王室衰微,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楚国趁机开疆拓土。楚王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中,以楚国灭国最多。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攻打陆浑(今河南嵩县)之地的戎人,曾到过洛阳,向周天子询问九鼎大小的轻重,意欲取周天子而代之。到了战国时期,楚国成为“七雄”之一,七雄中只有楚国能与秦国抗衡,“朝秦暮楚”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

春秋时期楚国到底灭了多少国?梁启超说:“春秋为楚所灭之国,见于经传者,凡四十二。实则犹不止此数。”还有学者认为,楚在春秋时灭48国,战国时灭12国,共计60国。这也是大略的统计,梳理文献,在当今河南境内的楚国所灭的就有申、息、缯、应等二十余国,今日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漯河、许昌、周口等地区悉数归于楚国版图。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曾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在这里建都38年之久,死后也埋葬于此地。可以说楚国与中原地区有不解之缘。

楚国逐鹿中原,带来的不光是刀光剑影,也有光风霁月。当时楚国兵锋所至之处,楚文化也随之北传,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碰撞交融。这种交融不但改写了先秦时期的政治格局,而且也引起了所至地区以及楚国自身在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楚国人汲取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反过来又大幅度扩大了中原文化在南方的影响,同时又不断地融合蛮、夷、巴、濮、百越诸族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楚灭中原诸国,虽然使中原百姓蒙受了兵燹之苦,但对发扬光大楚文化却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作了有力铺垫,对推动历史进程起了积极作用。

从淅川、正阳、罗山、固始等地楚墓出土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如淅川下寺墓出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精美,使用了浑铸、分铸、浑铸与分铸相结合的工艺;下寺墓出土的编钟保存完好,音质纯正,声律和谐,演奏起来悦耳动听。尤其该墓出土的石排箫,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石排箫,为研究古代音乐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更值得称道的是楚国修建的长城,那是楚文化的一座丰碑。长城也称方城,在东周列国中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蜿蜒迂回,绝大部分在今河南南阳、平顶山、驻马店境内,全长近500公里。位于方城县独树镇的大关口和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的楚长城遗址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当年风貌,既有军事研究价值,也可登临游览。

五个姓氏源自楚

在我国的众多姓氏中,有几个姓源于楚国。

孙姓。居《新唐书·宰相世系》说,芈姓是孙姓的来源之一。

叶姓。叶公是叶姓得姓始祖。

沈姓。叶公沈诸梁的父亲沈尹戌曾在楚国居官,沈诸梁原姓沈,只因封于叶县,才改成叶公,沈、叶原本是一家,均为芈姓之后。

潘姓。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说,“芈姓,楚之公族,潘崇之先。”《潘姓家谱》也说潘姓源于芈姓,以字为氏,潘崇是也。潘崇是楚成王的太子商臣的老师,楚成王欲废商臣而立另一个名叫职的儿子。潘崇与商臣定计,以宫卫之兵围困楚成王,楚成王自杀,商臣继位,是为楚穆王。潘崇是潘姓始祖。

罗姓。罗姓的直系先祖是季连,季连是芈姓之祖。《说文解字》说,芈是羊鸣叫的声音,又是楚国先人的姓。季连之孙叫穴熊,是楚国人的血缘先祖,到穴熊的儿子鬻熊时,又分出了罗姓部落。商朝征伐荆楚,罗姓部落因是荆楚分支,也在征伐之列,罗姓部落被迫迁到今甘肃正宁县东10公里的罗山一带。周武王灭商,罗姓部落首领被封为诸侯,建罗子国。罗子国几经迁徙,最后迁到今南阳内乡县的罗王城等地,公元前690年为楚所灭。罗子国移民以国为姓,于是便有了罗姓。

楚文化是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它既承袭了中原文化的因素,也吸收了南方土著民族文化的精华。楚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熔多种文化于一炉的过程。无论是楚文化,或是中原文化都融汇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孙叔敖塑像

楚国名臣豫籍多

在楚国的历史长河中,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其中的佼佼者当数孙叔敖、黄歇、叶公,而这3人都是河南人。孙叔敖系楚王蚣冒的裔孙,孙叔敖的父亲在朝居官,因受奸人陷害,举家避难迁至期思县潘乡(今淮滨县期思乡),卜居不归,遂为河南人。孙叔敖生于期思,自幼聪慧,及至成人,满腹经纶。楚国令尹虞丘年老体弱,不能处理繁剧政务,便向楚庄王推荐了孙叔敖。3个月后,孙叔敖被任命为相。他当政期间,政治清明,官员恪守官箴,百姓安居乐业。虞丘告老还乡后,其家人恃势为非作歹,孙叔敖秉公执法。楚庄王强制推行币制改革,造成市场混乱,孙叔敖劝谏楚庄王收回成命,下令3日后市场秩序恢复如故。楚国百姓习惯使用低车,楚庄王认为低车不便于骑兵驰骋,下令改为高车。孙叔敖说骤然改革,百姓不知所从,可让闾里先试用高车,让百姓逐渐习惯,庄王应允。半年之后,百姓都接受了高车。孙叔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工程,曾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今信阳商城东)之野,直至今日,期思雩娄灌区的部分引水工程仍然发挥着灌溉农田的作用。孙叔敖还娴熟兵法,善于用兵,曾辅佐楚庄王大败晋国军队,奠定了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孙叔敖为人谦逊,胸无城府,3次为相而不喜,知道自己是凭才干而取得相位的,3次罢相而不愠,因为他知道那不是自己的过错。他居官清廉,一尘不染,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把他列为循吏第一人,可谓实至名归。

黄歇原是春秋时期黄国人,黄国在今信阳潢川,黄国为楚国所灭,其地并入楚国,因而黄歇也是楚国人。《史记·春申君传》说:“春申君楚人也,名歇,黄氏,游学洽闻,事楚顷襄王。”还有记载说,楚灭黄国,黄国的王孙贵胄仕于楚国,黄歇即其后人。

黄歇既博学洽闻,又善于辞令,楚顷襄王派他出使秦国。其时秦昭王已令大将白起会同韩、魏之兵攻楚,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楚顷襄王不得不迁都于陈(今周口淮阳),以避兵锋。黄歇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于呼吸之间,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对秦昭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秦国退兵,楚国转危为安。他又与楚太子入秦当人质,见秦有加害太子之意,设计让太子逃走。秦昭王大怒,欲杀黄歇,黄歇从容应对,颜色不变。秦昭王嘉许他铮铮硬骨,便放他回国。

黄歇回归楚国3个月之后,楚顷襄王死去,太子继位,是为楚考烈王。为酬谢黄歇之功,楚考烈王命他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12县之地。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合称“战国四君子”,据说门下有门客3000人。黄歇任楚相长达25年之久,鞠躬尽瘁,忠贞不贰。黄歇也谙熟兵法,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楚,黄歇率兵打退秦兵,解了邯郸之围。后又率兵攻灭鲁国。迨至黄歇晚年,改封于江南吴地,即今之上海及江苏、常州一带。他在那里治理申江,疏浚河道,体恤民情,教民稼穑,深受百姓爱戴,人们纷纷以其姓或封号为地名、水名,如黄浦江和上海称为申便是一例,有些带有黄字的地名,也与黄歇有关。

叶公名叫沈诸梁,字子高,据传沈诸梁是楚庄王后裔,他的父亲沈尹戌曾在楚国任左司马掌管军事,与吴国打仗时殒命疆场,楚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为叶县(今平顶山叶县)尹,楚国县尹统称公,故沈诸梁号叶公。在他治叶期间,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率众修筑东、西二陂水利工程,西陂注方城山之水,东陂注澧河之水,蓄水面积近20平方公里,至今遗址犹存。这一工程比魏国邺令西门豹引漳水灌田早100年,比战国时秦国修筑的郑国渠早200多年,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叶公治叶期间政绩斐然,引得当时知名人士接舆、长沮、桀溺等纷至沓来。孔子也专程来到叶县晤叶公,两人纵论时事,叶公问怎样才算是政治清明,孔子答以“近者悦,远者来”。短短六个字言简意赅,传为千古佳话。

“叶公好龙”是一则流传广泛的寓言故事。人们用这则寓言讽刺华而不实、好图虚名之人。但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位德高望重、为民造福的政治家,说他华而不实,好图虚名,那是冤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