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史前时期,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辽宁就有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红山时期的文物,它们是辽宁丰厚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爱玉和用玉的传统始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并且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

红山文化玉器展现 中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早期发展阶段,玉器是贯通天地、沟通祖灵和神灵、彰显礼仪的核心物质载体;秦汉以后至明清,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玉器发挥了延续文明血脉、凝聚民族共识等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 玉玦形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黄绿色玉,质地温润细腻,局部有疤痕和裂纹。龙体蜷曲呈玦形,首尾间切开,缺口外大内小,是从外向内切割的。头部较大,前额微凸,头上有两个圆弧形立耳,吻部前凸,面部以阴线雕出圆目、口及吻部褶皱。长圆形鼻孔上、下各有三道褶皱。躯体光素无纹饰,颈部对穿一圆孔。

也可以说,鉴于距今5300年至5000年左右,红山文明已正式形成,因此,红山文化玉器的成就亦可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爱玉和用玉的传统始于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并且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

▲ 玉人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黄绿色透闪石籽料,背面有大面积深浅不一的铁锈红瑕斑。玉人为整身形象,立姿,形体为圆角的三面体,有正面、背面之分,背面光素无纹饰。人体正面半圆雕,头部方圆,双眼半合,嘴巴半张,额间凹陷,表情呈痴迷状态,双臂曲肘,双手立于胸前,双腿并足而立,呈站立祈祷状。颈的两侧及后面对钻有三通孔。可穿绳系挂。

牛河梁遗址分布范围达50平方公里,发现坛、庙、冢等祭祀和墓葬遗存,出土一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的红山文化玉器,也使得红山文化玉器群最终得以科学确认,成为中国史前玉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的代表。

以牛河梁遗址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为参照,国内外博物馆早年征集、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文化性质与年代得以确认,进一步丰富了对于红山文化玉器内涵的认识。

▲ 玉C形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鲁迅美术学院藏 墨绿色玉,有瑕斑、裂纹和沁色。身体硕大,蜷曲如“C”形。头部大致与身体等宽。阴刻梭形大眼,吻部前伸,前端平齐,有两个桯钻痕表示鼻孔。颌上及颌下有阴刻的网格纹,颈脊部有飘逸的长鬣,背部中央有一小孔,可供穿绳系挂。造型简洁。

由此可见,牛河梁遗址的发掘和成组玉器的出土,使得学术界广泛关注红山文化与辽西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关系及其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所发挥的作用。这也就是说,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雕琢和使用能够深刻反映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重要变革,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以上论述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 石雕人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斯台遗址出土 巴林右旗博物馆藏 泛灰石质。头戴三层相轮高冠,面呈菱形,三角凸棱形眼,直鼻三角形突起,阔嘴,双手捧于胸前,呈双膝跽坐施法状。

他认为,兴隆洼文化玉器是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将我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上推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创了中国史前时期雕琢和使用玉器之先河。

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玉雕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线切割技术始于兴隆洼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依旧流行,技法更加娴熟,不仅用于玉料的切割,在制作斜口筒形玉器、曲面牌饰等器类上广泛使用,展现出先民的勤劳智慧与创造力。

▲ 石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黄褐色砂岩质,表面风化,有一层土沁。为一整块石料雕刻而成。雕刻头部宽额头、高颧骨、矮鼻梁、深眼窝,双目圆瞪,双唇紧闭,面部轮廓清晰,神态自然。发髻位于头顶中后部,呈椭圆盘形,后枕部不见发髻。形象生动,雕刻技法高超。

同时,红山文化晚期的玉雕匠人掌握了锯片状切割技术,器体扁薄、形体较大的勾云形玉器、玉凤等均采用锯片状切割技术进行加工。

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的玉雕龙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以数量多、水平高、意义重大为世人所知。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题词查海文化遗址:“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玉雕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多的种类之一,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四大主要类型,即马蹄形玉箍、勾云形玉佩、方圆形玉璧、以玉雕龙为主的动物形玉中最形象的一种。这类玉雕龙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及附近建平县出土较多。

红山文化遗址于上世纪初在内蒙古发现,1954年被命名,但最重要考古发现则是在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其考古成果闻名于国内外。玉人、玉凤、玉龙等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的玉器群得到确认。红山文化成为研究辽西地区文明化进程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红山文化的动物形玉器 惟妙惟肖充满灵性

红山文化的陶器分为生活用器和祭祀用器。生活用器主要有罐、钵、碗、盘等,以具有东北史前文化特色的压印纹夹砂器为主,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彩陶器是受到中原和西部邻区陶器影响的结果。

▲ 玉凤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淡绿色玉,有小开片。凤卧姿回首,高冠、曲颈、圆睛、疣鼻,扁喙呈弯钩状,喙前端埋于翅膀内。翅羽作三分上扬,尾羽作三分向下,以阴线浅刻羽根下短短的绒羽。凤身上的雕刻线条虽简,却层次井然,颇富立体感。背面光素无纹,有四对隧孔,均为竖穿,两两相对。

红山文化已发现30余件雕像,有泥塑和陶塑的,也有石雕和玉雕的,形体大小不等。他们是红山先民祭拜的对象,可能是他们崇拜的祖先、神或与神沟通的巫者形象。

▲ 玉龙凤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黄绿色,局部见少量黄褐色瑕斑,应为原玉料的皮壳部分所遗。正面以减地阳纹与较粗的阴线雕出一龙一凤,都以头部雕刻为主,身体简化。龙吻部前凸,长舌圆睛,凤首高冠圆睛,喙部上扬。二者依附交缠,生动传神,设计极具巧思。背凹,附有四组对钻斜孔,有砣具定位痕。

玉龙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躯体呈C形,头部似鹿,附长脊;另一种躯体呈玦形,头部似猪或熊。红山文化玉玦形龙的形制对商周时期颇有影响,在商代妇好墓和西周虢季墓中都出土了模仿红山文化风格制作的玉玦形龙。红山文化玉龙对后世的龙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红山文化东山嘴、草帽山和牛河梁的祭坛都位于遗址(群)南部,牛河梁、半拉山的庙宇遗址都在北部,构成北庙南坛的组合和布局。商代以后直到明清时期,都有祭祀建筑位于城市南部的布局特点,可见红山文化北庙南坛的布局方式被后世所传承,反映了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力。

▲ “之”字纹陶筒形罐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内蒙古赤峰魏家窝铺遗址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夹粗砂灰褐陶。圆唇,斜弧腹。口沿外饰一周附加堆纹,其上饰斜向刻齿纹。腹部饰稀疏的横压竖排直线“之”字纹,纹线长短相等,纹距不均,腹部近底处素面。平底,底部印有席纹。

红山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很多,有鸟、鸮、鳖、龟、鱼、蚕蛹、蝈蝈,等等,基本模仿动物本体,惟妙惟肖,气韵生动、充满灵性。它们都有穿孔,可以穿绳佩挂或用线缝缀于衣物上,那时的人们已有了审美意识。

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的雕琢工艺先进、寓意深刻,反映出先民善于细致观察生活,以自然为师的纯朴追求。

▲ 坐姿玉人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通体白化,呈乳白色。器呈扁长条形。长方形脸,面部以浅线条勾勒出眼眉,蒜头鼻、厚唇、大耳,双耳耳垂各钻一孔。头戴方格纹尖顶圆冠,双手五指张开置于胸前,腕上阴刻八道横纹以示手镯;束腰并饰斜条纹宽带;下肢圆润肥厚,腿短,似坐势,双脚并拢,脚趾清晰。人物背面平素,齐耳根饰一条横纹,背部钻一牛鼻式穿孔。

考古学者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以光素无纹者为多,纹饰主要有宽浅凹槽纹(又称瓦沟纹)、凸凹相间的宽弦纹、简单的阴刻纹和阳纹。红山文化玉器材质以透闪石为主,还有部分蛇纹石玉,多为黄绿色。关于玉料的产地,目前有岫岩满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贝加尔湖等几种推测。

红山文化所在的西辽河流域,是古文化的重要生长点,早在前红山文化时期,已进入“文明起步”阶段;其后有“与夏为伍”的强大方国,表明这一地区文化具有连续性,又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玉兽面牌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青绿色玉,有一道裂纹。器体扁薄平整,雕成剪影式的兽首形象。双耳大而竖起,以大圆孔表现双目,小圆孔表示鼻孔。吻部宽大,口部与下额之间起棱相隔,下额部分收窄,且有对钻两小孔,有似为插嵌使用痕迹。造型富艺术美感。

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和赵宝沟文化(距今7000-6400年)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在居住与埋葬习俗、陶器形制、玉器工艺和对祖先、龙的崇拜等方面,都对红山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玉器和陶器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红山文化的元素。大甸子遗址出土了多件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当时制作的玉器也明显具有红山文化风格。彩绘陶器上的兽面纹图案也承袭了红山文化玉器和彩陶的因素,并对商代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形成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