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4日,上海大学联合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策划举办的“越风悠悠——萧山越文化文物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徐坚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和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周寅先后致辞。

▲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徐坚教授主持开幕式

李明斌馆长在致辞中说“越风悠悠——萧山越文化文物展“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筹建以来举办的首场出土文物展,对于上海大学及上海大学博物馆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此特别感谢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策展人曹峻老师以及全体工作人员为本次展览成功举办付出的辛勤努力。随后他介绍了越文化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提到上海大学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题展示和研究海派文化的博物馆,而越文化为海派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涵养,个性鲜明的越文化与兼容并蓄的海派相会于此,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寅先生说,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大有可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和越文化研讨会,萧山区博物馆提供的70余件藏品能够与与会的专家学者碰撞出学术的火花。他诚挚地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去往萧山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有机会承办百越研究会的相关活动,为萧山的越文化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周寅在开幕式上致辞

▲ 与会嘉宾参观展览

此次展览共分三个版块,分别是“刳木为舟”、“古瓷肇兴”、“越器流芳”。通过萧山地区远古时期独木舟、上古时代先秦硬陶与原始瓷、中古时期青瓷器等不同时段、不同类别的文化遗物,向观众们讲述古越文化独特而又丰富的深厚内涵。

史前文明曙光初现的川泽湖滨,到物阜民丰、文风昌盛的江南沃土,越文化发源于远古,成形于春秋战国,深深熔铸于汉晋时人的精神和性格之中,亦被后世代代传承。作为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萧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养育了智慧的古越民族,保存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是先越土著文化的源头之一,出土了中国最古老的独木舟。贯穿商周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不仅是越人物质文化与审美创造的代表,更是中国瓷器艺术之源头。汉六朝以降,越窑青瓷走向成熟,创烧千年而久盛不衰,留下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品。历史悠久、个性鲜明的越文化,是多元统一、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亦是太平洋南岛语族海洋文明的重要来源。

▲ 现场图

展览第一板块

跨湖桥是古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的湘湖地区。距今约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在磨制石器、制陶、编织和造船等方面已有突出的发明和创造,其器物类型、制造技术与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跨湖桥遗址所发现的独木舟遗存,是中国舟船制造的发端与航海探索的起点,对亚洲东南沿海、太平洋岛屿南岛语族海洋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 现场展出的独木舟

《周易·系辞下》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记载。独木舟是史前土著居民最早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舟船遗迹,表明距今8000年前,萧山湘湖一带的原始先民便已掌握一定的造船与航海技术。跨湖桥遗址独木舟的发现,证明中国大陆东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舟船、实现近海及远洋航行的地区之一。史前先民在近海采用独木舟,远航则使用边架艇形式。东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于5000-1000年前渡海抵达台湾、菲律宾、太平洋群岛,以及南岛语族这一海洋族群的形成,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南沿海土著先民制造舟船、开启水上交通的探索密不可分。独木舟的诞生,标志着海洋移民与史前文化传播的开端。原始舟船则是文明交流与演进的重要工具。

展览第二板块

商周时期,长江下游一带聚落兴盛,人口繁衍。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早期政治文明的发展,东周之时,雄踞东南的吴、越两国迅速崛起,势力此消彼长。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 展厅实景

越人在商代便已开始制造和使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器物。器身上拍印的几何形装饰纹样,彰显了越地居民强烈的审美意识,亦标志着越人工匠娴熟的制造技艺。印纹硬陶与原始瓷,也成为先秦时期越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载体,更是中国千年辉煌制瓷历史的开端。

▲ 编织纹单鋬带流硬陶壶

印纹硬陶质地坚硬,烧成温度在1100℃左右,商代时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得到极大发展,于吴越地区广为流行,器表的拍印纹饰极为丰富,同一件器物还施以两至三种不同纹饰。

原始瓷的出现有赖于成熟的印纹硬陶烧制工艺,是经过胎土选择、外表施釉、高温烧制后的一种“高温釉陶”,其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能上已经不同于陶器,因此被称为“原始瓷”。

印纹硬陶与原始瓷曾同窑烧造。战国以后,印纹硬陶逐渐走向衰落,逐渐为瓷器所取代。

▲ 展厅实景

展览第三板块

在先秦原始瓷制作基础之上,东汉时期,越地便已率先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经三国至两晋,制瓷业得到极大发展,越地窑场林立,越窑工匠不仅锤炼了烧造技术,亦不断创新瓷器造型与装饰艺术。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中原世族的“衣冠南渡”,江南地区成为中国又一经济与文化重心,越窑青瓷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终在唐五代时走向鼎盛。

▲ 青釉堆塑罐

青瓷堆塑罐又称魂瓶,是汉晋时江浙地区流行的一类丧葬明器。古人“事死如生”,堆塑的形象往往取材于生活场景、文化想象或宗教信仰,常见的有楼阁亭阙,杂耍舞乐,莲坐佛像,飞禽走兽等。堆塑造型小而精致,栩栩如生,整体观之层次分明、杂而不乱,浓缩了人间百态、社会风俗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本次展览展品丰富,包括萧山地区远古时期独木舟、上古时代先秦硬陶与原始瓷、中古时期青瓷器等不同时段、不同类别的文化遗物,向观众们讲述古越文化独特而又丰富的深厚内涵。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年会召开

11月14日,由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和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九次年会暨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校本部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在线上和线下共襄此次会议。本次年会为期三天,承办方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并准备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包括主题报告、分组讨论、配合展览与遗址参观等诸多环节。

开幕式上,上海大学教授段勇介绍了近年上海大学考古文博学科的建设及快速发展情况,提出上大师生积极参与百越文化研究,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科的愿景。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总结学会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希望将百越民族史研究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林华东、郭伟民、郑君雷、曹峻等四位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四十余名学者在线上和线下参加了学术研讨。研讨议题包括“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百越文化的考古新发现”“百越文化史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视野”“百越史地新论”“百越区域文明研究”等专题。

▲ 越风悠悠——萧山越文化文物展

与研讨会同期举办的“越风悠悠——萧山越文化文物展”,于1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一层临展厅开幕。展览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博物馆、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共同主办。展览共展出跨湖桥遗址出土文物、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以及汉六朝越窑青瓷精品共七十余件(套),为到访专家学者、在校师生与社会公众呈现史前至汉晋时期越文化的艺术创造与独特内涵。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于1980年6月由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牵头成立,是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一级学会,挂靠厦门大学,会员已有四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