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最新考古成果,朔州后寨墓地发现唐墓,为朔州地区唐代庶人丧葬习俗提供了新实证。

▲后寨墓地2020年工作区航拍图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朔州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邑汉墓群的一部分。墓地东临恢河,西靠管涔山,北距秦汉马邑城址约9公里,南距阳方口约18公里,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

2019年—2020年,为配合朔州市新建殡仪馆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朔州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战国至辽金时期墓葬400余座。其中有3座唐代墓葬,分别为M189、M202和M204,均为小型墓葬。

▲后寨墓地区位示意图

▲唐墓分布图

M189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单人葬,仰身曲肢,头向南,性别不详。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10件,有陶器、瓷器、漆器、铁器、石器及钱币。

从其随葬器物看,瓷碗、瓷钵的足为中唐流行的饼足,另外,出土的铜钱为“开元通宝”,“元”字首横加长,次横有左挑;“通”字走之旁部由盛唐时期似连非连的折顿状变为连续的拐折状,“甬”部上笔开口变扁平,开口较小,整个字变瘦长,这些特征不早于中唐。因此,考古专家们推测M189的年代应为中晚唐。从其规模上看,墓主身份应为平民。

▲M189平剖面图

1.瓷碗 2.漆器 3.陶罐 4.瓷钵 5.陶纺轮

6.陶纺轮 7.石纺轮 8.铁器一组 9.铜钱 10.陶盂

▲M189随葬器物

1.瓷碗(M189:1) 2.铜钱(M189:9)

3、5.陶纺轮(M189:5、6) 4.石纺轮(M189:7)

6.铁器一组(M189:8) 7.陶罐(M189:3)

8.陶盂(M189:10) 9.瓷钵(M189:4)

M202为竖井土洞墓,平面呈刀型,南北向,由墓道、封门、洞室组成。葬具为木棺,已朽,棺内是单人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南,面向东,性别为女。该墓共出土器物9件,分别为塔式罐、骨梳、银镯、银钗、铜钱、石器、铁钉。

M204的墓葬形制及方向与M202相同,且葬式一致,墓主性别为男,推测其与M202的墓主人可能为夫妻关系。M204出土器物共4件,为塔式罐、铜腰带、铜钱、铁棺钉。

▲M202平剖面图

1.骨梳 2、4.银镯 3.铜钱 5.铜钱

6.陶罐 7.石器 8.铁钉 9.银钗

▲ M202随葬器物

1、2.骨梳(M202:1—1、1—2)

3.石器(M202:7) 4.塔式罐(M202:6)

5、6.银镯(M202:2、4)

7、8.铁钉(M202:8—1、8—2)

9、10.铜钱(M202:3、5)

11、12.银钗(M202:9—1、9—2)

从随葬器物来看,M202、M204中都有塔式罐,其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塔式罐“不见于隋及其以前的墓葬,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明器,它是传统丧葬观念与外来佛教文明杂交的产物,其功用不外乎帮助亡人在冥界的饮食及来世的超生”。

▲M204平剖面图 1.塔式罐 2.铜带具 3.铜钱 4.铁棺钉

其中,M204随葬的塔式罐由盖、罐与底座组成,出土时放置方式为盖、座、罐身,但从其器型上看,器盖无法放置到罐口上,应该不是一套。

据了解,唐代有专门出售丧葬用品的店铺——“凶肆”,《太平广记》卷四八四《李娃传》载:长安城内东西肆凶器丧葬用器铺在朱雀大街互较凶器优劣,围观者竟达数万人。由此来看,在当时凶器的买卖应是一件常事,所以M204出土的塔式罐可能是从市场上购买明器时随意组装而成的。结合其束腰明显的葫芦形塔纽盖可以推断其年代在盛唐之后。再与其它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相比较,可推断M204的年代应为唐代中晚期。

结合墓葬年代及其所处地理环境、随葬品多寡等因素,推断M202与M204的墓主身份也应为普通庶人。

▲M204随葬器物

1.塔式罐(M204:1)

2—4.铜带具(M204:2—3、2—1、2—2)

5.铁棺钉(M204:4)

朔州历史悠久,北齐置朔州,隋废置代郡,寻曰马邑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为朔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曰马邑郡,乾元初仍改为朔州。

后寨墓地发掘清理的这3座唐墓,是朔州地区唐墓的一次重要发现,为研究唐代朔州地区丧葬习俗和考古断代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