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出土于鲁荒王朱檀墓

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

这件九旒冕是我国唯一一件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主体保存基本完整,由武冠、綖[yán]板、旒等几部分组成。武冠为冕的主体,冠胎由细竹丝编制成六边形的网格状,表面敷罗绢黑漆,边缘镶金条,前后各镶一倭角长方形金饰框;两侧中部各有一重瓣葵花形金钮,贯一金簪。

冕冠的顶部盖一木板,名为“綖板”,綖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有天子奉上天旨意治理天下之意。綖板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则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綖板前圆后方,綖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

冕板前后两端分别垂挂九条玉、玛瑙、珊瑚等组成的“旒”,称“九旒”。每道旒上有9颗玉珠,为赤、白、青、黄、黑五色,现存152颗。旒的多寡象征着身份高低,皇帝冕为十二旒,太子与亲王冕九旒,鲁荒王朱檀的这件九旒冕前后各垂九旒与其亲王身份相对应。除此之外,垂旒还能遮挡佩戴者视线,使其目不斜视,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

綖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两根丝绳是黑颜色的,叫做“玄紞”。 丝绳垂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材质是黄玉。冕左右下垂的两块玉,即所谓的“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