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成都新津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盛大开幕,金色的稻田,从主会场一直延伸到5公里以外的新津宝墩古城遗址,这片有着4500年农耕文明史的土地,与全国人民共享丰收的喜悦。

▲ 宝墩遗址又迎来了稻谷丰收

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对矛盾。

然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实践中,探索出建立考古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的“宝墩模式”——发掘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宝墩古城这座新石器文化大遗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掘弘扬农耕文化

实证宝墩古城4500年农耕史

2021年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津宝墩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继近年在遗址内多次发现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等植物遗存以后,考古人员在2020-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遗迹。

▲ 2020-2021年考古发掘现场

这处稻田遗迹位于宝墩古城的内城南部,在发掘区内分布约600平方米,考古人员通过实验检测分析在宝墩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典型水稻扇形植硅体、水稻哑铃型植硅体和产生于水稻颖片的双峰型植硅体,有学者认为,不同类型的水稻植硅体和植物遗存,基本可以确定该时期有栽培稻的存在。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发现了1条与该区域相连通的水沟遗迹,1条疑似田埂遗迹以及多处疑似水稻根窝的遗迹。

▲ 观众参观宝墩遗址展馆

宝墩古城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是研究三星堆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

▲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俯瞰图

稻田遗迹的发现证明了宝墩古城还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而宝墩古城堪称“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始源。

▲ 宝墩遗址出土碳化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农业国家,中国先民探索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今天乡村振兴宝贵的发展资源。

▲ 丰收的水稻田

在宝墩古城,考古发现的农业文化遗产远远不止这一处稻田遗迹,考古人员在宝墩古城不仅发现了内外两重城墙,还在城墙外围发现了宽约20余米的壕沟。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唐淼认为,宝墩遗址的城墙、城壕是4500年前的防洪工程,是成都平原上最早的水利遗产。

▲ 宝墩遗址古城墙

石斧、石凿、石锛……都是宝墩先民留下的农业器具,数以万计的陶器,也留下了农业聚落的生产生活缩影和宝墩先民独特的农业艺术创造,而农业技术、农业节庆更是在世世代代的耕作中沉淀到了蜀地的文化根脉中。

▲ 宝墩遗址出土石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田野考古,在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让宝墩遗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村民家门口就业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8月,持续多日的高温酷暑,让宝墩遗址展馆门前的景观蔬菜叶片耷拉了下来,这天傍晚,龙马村村民周素英拎起水龙头,开始为蔬菜浇水。从去年开始,她受雇为宝墩遗址展馆照料景观菜地,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5位同村村民。

▲ 正在照料菜地的村民

今年初开馆以来,宝墩遗址展馆已经成为成都新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游客络绎不绝。炎炎烈日下,宝墩遗址展馆照常开馆,负责检票的杨鑫来自花碑村,她刚到这里工作,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每天早上8点上班,骑着电瓶车10多分钟就到了,既能工作,又方便照顾家庭。

▲ 杨鑫在宝墩遗址展馆检票

宝墩村村民王婷在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已经工作3年了,她是一名陶器修复师,2019年之前,她曾利用照顾两个孩子的空闲时间在考古工地上做陶器整理、植物浮选等工作,2019年小女儿上了幼儿园,她就进入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全职工作,工作站送她去参加了技术培训,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陶器文物修复师,在宝墩遗址展馆中展出的重点文物“天府第一灶”就是她和同事们一起修复完成的。

▲ 王婷正在修复陶器

比王婷“工龄”更长的是她的母亲袁素英。1996年,以宝墩古城遗址为代表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就在那一年,袁素英就已经开始参加宝墩古城的考古发掘。2009年起,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推进,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启了对宝墩古城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袁素英就一直在考古工地上工作,每年冬春季节参加考古发掘,考古发掘结束后,参与工地上的陶片整理和植物浮选等工作。考古工地上的劳动报酬,已经成为她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 上个世纪袁素英等参加宝墩考古发掘

现在,用成都话讲,袁素英的生活十分“滋润”,她每天早上骑着电瓶车送小孙女上幼儿园后,就到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上班,下午下班后,又骑着电瓶车去接小孙女回家,她的女婿在宝墩镇一家理发店工作,一家三代人团聚在一起,大孙子今年已经16岁,小孙女今年秋天就要上小学了。

唐淼介绍,每年在宝墩遗址考古工地上工作的附近村民有近百人,经过多年的田野发掘,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技术。

据新津区文旅投资集团公司介绍,在宝墩遗址工作站配套的宝墩遗址展馆物业人员中,有一半是附近的村民,另一半的工作岗位就业范围则辐射到了新津区全域。

考古事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的就近多渠道就业创造了更多可能,也让当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比提高,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发展文创旅游研学三大体系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五一节,四川卫视制片人白夏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宝墩古城遗址,“虽然我早就听说过宝墩遗址,但是去了之后还是觉得非常惊喜,春末夏初的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翻滚着,空气是那么清新,让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这里是有着4500年历史的‘天府之根’,是我们的来处。”白夏是位博物馆爱好者,成都周围的博物馆她早已逛了个遍,“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器令人震撼,宝墩遗址没有青铜器,但是宝墩特别接地气,那些石器、陶器,能够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4500年前先民的生活,感受到成都平原的烟火气。”

“当我的两个孩子通过放大镜观察到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她们欢呼了起来。”白夏说,“走出展馆之后,看到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追逐蝴蝶,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很棒的考古工作站,不仅能够让人了解历史,还能够让人放松,回归自然。”

▲ 白夏女儿在宝墩遗址

参观宝墩遗址展馆之后,白夏一直对宝墩念念不忘,她特地策划了一期电视节目,带着波兰网红菲利普走进宝墩,以宝墩的稻米和陶器为灵感,烹制了一桌美食。

8月9日,四川卫视展现四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和成果的体验式综艺节目《美味几食友》开播,“天府之根”宝墩篇成为开篇之作。

2021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新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新津区文旅投资集团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共建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由宝墩遗址展馆、田野考古、智能平台、学术交流区、科研工作区、后勤保障区、考古体验区、研学凉亭、休闲区八个部分组成,是集学术科研、展览展示、体验交流为一体的新型考古工作站。2022年1月21日,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正式启用。

▲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平面图

当天,“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在宝墩遗址展馆向公众开放,半年来,像白夏一家这样前来观展的游客源源不断。

新津区打造了一条乡村旅游环线,从成新蒲快速通道接入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沿途有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停车欣赏宝墩古城遗址周围的稻田、林盘风光,沿线还打造了完善的旅游景观、游客休息区、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此外,还开通了从地铁站到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的公交线路。

波兰网红菲利普最喜欢的是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的模拟发掘区,在这个区域,有几个模仿考古探方修建的沙坑,体验者可以在沙坑里探寻“文物”,菲利普在沙坑里探寻了大半天,找到了一只宝墩文化的“陶灶”,令他惊喜不已。

▲ “美味几食友”节目截图

这是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精心打造的研学场景,深受游客欢迎,据新津区文旅投资集团公司宝墩点位负责人昝琴介绍,从今年3月至今,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已经接待了50余场研学活动,大部分研学团队来自成都市区。

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还开发了宝墩随性杯、太阳帽、宝墩文化T恤、宝墩稻米等独具特色的文创、农创产品,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

宝墩遗址工作站的启动,带动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等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了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场景,农业增收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表示,宝墩古城作为一处大遗址,首先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通常人们会认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但是多措并举的考古实践,不仅保住了宝墩古城的绿水青山和文物古迹,还释放了大遗址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