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 青铜洗(吴中博物馆) 东汉 高8.5厘米 口径24.0厘米 腹径20.2厘米 底径11.5厘米 方唇,折沿,深腹,平底,素面。口沿残缺。铜洗是盥洗用的器皿,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作为生活日用器皿,铜洗和青铜制作的灯、炉、壶、镜等都是产量较大的品种。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2日 0 点赞 421 阅读
东汉 · 陶俳优俑(成都博物馆) 东汉 高60、宽40厘米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 陶俑坐在一圆形坐垫上,头戴巾帽,着裤赤足。 上身袒露,耸肩,左手执鼓,右手握拳,作执槌击鼓状。 右脚蹬踢,左脚蜷曲,仰面大笑,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体态,令人捧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精品文物 2020年09月09日 5 点赞 1713 阅读
梁云 王璐:论东汉帝陵形制的渊源 东汉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此时期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气较西汉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指出:“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1]。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有“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2],注意到两汉开国者的不同风貌。 考古研究 2020年07月09日 2 点赞 874 阅读
东汉 · 绿釉陶孔雀灯(陕西历史博物馆) 通高89厘米 1964年出土于陕西省潼关县汉墓这件灯形体高大,结构复杂,通身施翠绿色釉,胎质红色。灯自下而上共分三层,因通身有九个灯碗可以同时点燃,所以又称九连灯。 精品文物 2020年05月19日 2 点赞 942 阅读
钱国祥:东汉洛阳帝陵的布局与归属辨析 汉魏洛阳城时期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初,曾分别作为东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王朝的王都和国都,累计做为都城长达600年,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由于为都时间较长,在这个城址周围也遗留下来很多朝代的帝王陵墓,它们分别分布在都城内、都城周围的平缓台地上、都城外围的高大山峰附近。 考古研究 2020年05月19日 0 点赞 798 阅读
李重蓉:大英博物馆藏东汉六博釉陶俑考辨 六博是我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弈游戏。相传起源于夏,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也有一些相关记载。六博盛行于两汉时期,近几十年来学界对于汉代六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探讨六博的基本形制、规则、发展流变及其文化内涵等,主要有劳榦[1]、杨宽[2]、崔乐泉[3]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考古研究 2020年04月30日 1 点赞 1050 阅读
四川发掘219座东汉至六朝时期崖墓 出土器物600余件 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考古工作人员对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赵镇中兴村的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崖墓219座。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龚扬民介绍,崖墓群出土铜、银、铁、玻璃、陶、瓷质器物600余件。其中陶器占大多数,主要有罐、仓、钵、壶、陶俑等。铜器主要有釜、盆、耳杯、灯、镜等,银器主要为镯和指环,铁器有环首刀、削、锄头等,玻璃器主要为耳珰,瓷器主要为青瓷虎子、罐和盏。 考古前沿 2020年04月27日 2 点赞 827 阅读
东汉 · 绿釉陶朱雀九支灯(首都博物馆) 泥质红陶。明器。外施绿釉。由灯座、灯盘、灯柱组成。灯盘分三层错落而置,每层又分出三枝灯,最上层盘中立朱雀。当灯点燃以后,交相辉映,有如花树,呈现豪华气派。这种多支陶灯一般三至十五枝不等,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最多为十五支。多支灯一般为贵族使用。 精品文物 2020年03月10日 1 点赞 1057 阅读
东汉 · 悬山顶四俑带圈陶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东汉 纵20厘米 横17厘米通高19.6厘米 1954年广西贵港市新村4号墓出土胎色灰白,坚质。陶屋构造平面呈曲尺状,为悬山式瓦顶,两间长方形屋,屋后建露天围栏猪圈。正屋面墙于右侧开门,中部作四镂空直棂窗,侧屋后墙于左侧开门,旁作二镂空直棂窗。棂窗装饰刻划枝条纹、网格纹。 精品文物 2020年03月06日 2 点赞 911 阅读
铁器时代 · 洛阳东汉刑徒墓地 东汉时期被征调到都城洛阳服役的刑徒的墓地。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东汉雒阳城的南郊。1964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 522 座。从墓中所出刑徒砖上的刻文可知,这些死者生前是被各地官府任意判罪后征调来服劳役的,被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无偿的苦役折磨而死,死后集中埋葬在这片墓地上。刑徒墓的发现对研究东汉的刑律和刑徒问题,以及汉代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情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词条 2019年12月03日 3 点赞 1649 阅读
东汉 · 绿釉陶水榭(河南博物院) 绿釉陶水榭,东汉中晚期,陶器,高53厘米,横长45厘米,纵长45厘米,池径40厘米。1972年发掘于河南省灵宝县张湾。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精品文物 2019年11月28日 2 点赞 1176 阅读
东汉 · 错银铜牛灯(南京博物院) 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 精品文物 2019年11月18日 30 点赞 7617 阅读
铁器时代 · 汉魏洛阳城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在雒水之北,战国时称雒阳,两汉因之,曹魏以后改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建都。献帝初平元年(190)迁长安时,雒阳宫庙、民居被焚毁。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在汉代旧址上建都,西晋继之,至永嘉五年(311)后,洛阳又在战乱中遭破坏。 考古词条 2019年10月09日 12 点赞 317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