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博物馆:西市遗珍——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唐代国势强大,经济繁荣,社会富庶,是而重奢享乐成为风气。然唐代社会等级森严,对殉葬陶俑之配置,在规格与数量上有着极为严格之规定。唐代陶俑所表现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唐人生活各个方面,此不仅是艺术成就之最高体现,亦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中外关系的宝贵资料。 时至唐代,传统陶塑艺术又有了巨大的飞跃,题材更为广泛,所塑世俗人像,生活过气息更加浓厚。唐代陶俑之塑造艺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从唐墓出土之陶俑可大 博物馆院 2021年02月06日 0 点赞 174 阅读
西市遗珍——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珠海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10日——2021年5月5日 展览地点:珠海博物馆二楼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也是大唐西市博物馆精心遴选馆藏及唐代西市遗址出土文物珍品在珠海的首次系统展示,展品89组/125件,展览从衣、食、住、行、娱五个方面展示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器类丰富、底蕴深厚,透过这些文物,进一步感受西市的繁荣景象,了解唐人社会生活以及当时西市作为国际性贸易中心的重要 文博展览 2021年02月02日 1 点赞 217 阅读
王炳华:唐葱岭守捉故址——塔什库尔干“石头城” “丝绸之路”“南道”,从塔里木盆地西缘穿越帕米尔,不论自莎车还是叶城出发,受大坂隘道的局限,均必须首先到达东帕米尔的塔什库尔干;“丝绸之路”“北道”,自喀什噶尔至费尔干纳盆地、阿富汗、巴基斯坦,也有多条路线穿越塔克墩巴什帕米尔抵达目的地,但同样必须先抵塔什库尔干县城所在的河谷。交通地理上的这一特殊位置,使东帕米尔的塔什库尔干县在“丝绸之路”交通上具有不一般的地位。 考古研究 2021年01月14日 4 点赞 267 阅读
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四川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9日-2021年3月20日 展览地点:四川博物院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展出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吐鲁番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共计7家博物馆的精品文物。 文博展览 2020年12月28日 1 点赞 361 阅读
丝路走廊——甘肃省博物馆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宁波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9日——2021年1月5日 展览地点:宁波博物馆一楼西特展馆 展览简介: 此次展览共展出甘肃省博物馆160余件(套)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丝织品、木器等文物,其中包括12件一级文物。 在这次展览图文版面中还着重介绍了甘肃的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和展出的可移动文物一起,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甘肃 文博展览 2020年09月29日 0 点赞 424 阅读
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故宫博物院)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5日——2021年2月14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永寿宫 展览简介: 中亚是古代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区,也是几大文明陆路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古代部族的迁移、商旅贸易和货品的转运,以及不同区域政治势力的消长把中亚地区与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和中亚地区在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物质遗存方面,由中亚传布而来的宗 文博展览 2020年12月16日 1 点赞 721 阅读
王巍:汉代以前的丝绸之路——考古所见欧亚大陆早期文化交流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开通了中国王朝与西方交流的官方通道。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是自汉代才开始的呢? 考古研究 2020年12月09日 0 点赞 296 阅读
胡涛:北庭故城考古四十周年——从历史的碎片重读“北庭与丝绸之路”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北庭故城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兴盛,也见证了西域地区多民族的交融交流。是中华民族融汇发展的重要家园之一,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起到重要的作用。 考古研究 2020年11月27日 2 点赞 353 阅读
王瑟:唐朝墩浴场遗址断代确认 讲述一段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创新的故事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有个当地人称之为“唐朝墩”的地方。它东邻水磨河,西、南、北三面紧邻县城居民区,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但高高的残墙,仍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考古研究 2020年11月11日 6 点赞 488 阅读
张星瀚 潘晓暾:辽墓壁画中的西域文化 辽墓壁画是了解辽王朝历史的重要考古材料,壁画内容中体现的西域文化可以反映当时辽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辽史》卷一《太祖上》载太祖七年(913 年)冬十月,“戊寅,和州回鹘来贡”,可见辽王朝与西域地区的交流很早就已经开始了。 考古研究 2020年11月05日 2 点赞 571 阅读
杨雪梅:北庭故城考古发现不断深入 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的北庭故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数十年来,考古文博工作者在北庭故城陆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建筑遗址及文物。北庭考古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考古研究 2020年11月04日 4 点赞 377 阅读
高丹: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木石五神殿,壁画彩棺全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于今日在国家文物局汇报发掘成果,考古发现,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墓葬为木石构建的五室结构。首次发现地上墓园建筑,与《旧唐书·吐蕃传》中的“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祠祭之所。”的文字记载相和。 考古研究 2020年11月02日 5 点赞 788 阅读
郑炳林 朱建军:从海外藏对鹿纹挂锦见吐蕃时期丝路多元文化的交融 2019年7月3日至10月22日,一场名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在敦煌莫高窟举办。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收藏的中古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土的佛像、王冠、银币、生活器物等文物,以及国内21家考古文博机构的馆藏文物精品、国之瑰宝,还有美、日、俄等国艺术馆奉献共计120余件精美文物集体亮相。 考古研究 2020年10月27日 1 点赞 570 阅读
侯杨方:李白的出生地?书写汉唐辉煌的西域史——吉尔吉斯斯坦 虽然有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阻隔,但在历史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间还有丝绸之路保持沟通。不论是汉朝的使臣张骞、大将李广利,还是唐朝的高僧玄奘、诗人李白、名将高仙芝等,都曾在古丝路上留下了名垂青史的记载。 可以说,对于中国古代最强盛的两大王朝——汉与唐来说,它们最辉煌的西域史,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古丝路上书写的。 考古研究 2020年09月16日 1 点赞 667 阅读
齐东方:交流的价值——外来器物与中国文化 没有外来文化的参照,我们很难看清楚自身,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乃至融合,古人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教训和方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同的文化享有许多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交流的价值在于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外来文化不仅是补充,还将激发出创造和发展的活力。 考古研究 2020年09月01日 2 点赞 539 阅读
从地中海到中国:丝路宝藏——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长沙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6月13日—2020年10月8日 展览地址: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荟萃了日本艺术家平山郁夫先生收藏的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古国的文物珍品,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的丝路艺术,种类方面有希腊彩陶与浮雕、罗马与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银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多种,另外也包括其部分平山郁夫敦煌写生作品, 文博展览 2020年08月03日 0 点赞 767 阅读
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 对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摇钱树佛像、崖墓石雕刻佛像、陶座佛像及海内外公私收藏的摇钱树佛像,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论著把摇钱树佛像分为东汉中期、晚期、末期和蜀汉前期。不仅指出西南地区早期佛像糅合了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风格,摇钱树佛像是中印两种文化契合的产物。 著作推介 2020年07月23日 0 点赞 51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