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文化重要新发现——豫西北地区发现虞夏时期“城池” 河南省夏文化探索又有重要新发现——孟州禹寺遗址发现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聚落。其中,东边环壕的北面和东面内侧,发现了夯土墙基槽,经解剖确认均不晚于二里头文化时期,有可能早到龙山文化时期;西环壕目前虽尚未发现城墙,但也不排除存在城墙的可能。 1月20日,刘海旺、方燕明、魏兴涛、靳松安、赵海涛等省内外夏文化研究专家来到发掘现场考察认证,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出土的遗物特征,结合碳十四 考古前沿 2021年01月22日 0 点赞 130 阅读
河南:洛阳出土纪年器物 基本确认墓主为汉桓帝 近日,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该器物使得白草坡东汉陵园“真面目”被廓清,基本确认为汉桓帝宣陵。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确东汉帝陵遗址的布局、了解东汉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前沿 2020年12月30日 6 点赞 373 阅读
河南南阳发现5000多年前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 玉钺、玉琮、耳珰、玉锛……穿越5000多年前中国的专业玉石器制造场逛一逛,能见识到不少宝贝。日前,河南省南阳市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石器生产作坊,其中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型玉石器生产作坊3座、屈家岭文化时期玉石器生产作坊址7座。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大型玉石器生产“基地”性质的大遗址。 考古前沿 2020年11月26日 3 点赞 382 阅读
河南:启动仰韶村遗址第4次考古发掘 河南仰韶村遗址22日重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距离上次已有40年,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黄河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课题提供新的考古资料。 “仰韶村遗址的历次发掘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成长,是探索中华文明历程、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缩影。”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展开的第一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考古前沿 2020年08月24日 0 点赞 550 阅读
河南:济源一建筑工地发掘出61处古墓葬 出土文物达300余件 6月10日,记者在位于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一处建筑工地的文物勘探现场看到,这里发掘出的古墓葬不是一座,而是一群。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宋冬冬对记者说:“截至目前,该工地已发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砖室墓、土坑墓等中小型墓葬61座,出土不同时代、不同质地遗物标本300余件(套),已经探明并准备发掘的还有4处。” 考古前沿 2020年06月11日 0 点赞 532 阅读
河南公布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重大考古发现 重大考古发现!这里距今约5300年,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时代最早的代表;这里还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群和唯一的大型城址群…… 考古前沿 2020年05月08日 4 点赞 732 阅读
李宏飞:河南史前城址的分类研究 河南地区史前城址脱胎于早期的环濠聚落。在史前人口不断滋生的情况下,由于婚姻和血缘纽带集中聚居,构成了规模更大的史前城址。史前晚期的社会分化导致城址的构成模式由“大同模式”向“小康模式”转变,进而形成了三代大型都邑聚落的“城郭体系”。 考古研究 2020年04月21日 2 点赞 632 阅读
2019全国十大考古终评入围: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市北部柏庄镇辛店集南部一带,2016年发现该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约75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6年和2019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道路建设,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目前已发掘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考古前沿 2020年04月17日 0 点赞 761 阅读
2019全国十大考古终评入围: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平粮台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于1980年发现并进行了发掘,是中国最早确认的史前城址之一。2014-201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考古队重启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经过数次系统发掘,揭露面积4000余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和新认识。 考古前沿 2020年04月17日 3 点赞 770 阅读
河南明确9项黄河文化相关重大考古项目 河南省文物局近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黄河文化相关重大考古项目发掘研究传播工作的通知》,明确9项河南省黄河文化相关重大考古项目。 这9项重大考古项目是:与夏文化研究相关的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等3处遗址,与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相关的灵宝北阳平、渑池仰韶村、巩义双槐树、郑州大河村、南阳黄山等5处遗址,以及与开封宋都古城保护有关的州桥遗址。 考古前沿 2020年04月16日 0 点赞 482 阅读
河南发现大型商周遗址 出土甲骨文记载的罕见人祭遗存 “这具保存较好的人骨,形如‘坎’字的甲骨文。像这样呈跪姿,且可与甲骨文中的字形对照上的人祭现象实属罕见。”柴庄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梁法伟说。 考古前沿 2020年04月13日 2 点赞 662 阅读
河南考古史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遗存,使之自然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起步区域和长期以来的主战场。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调查和发掘,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殷墟的发掘;从后冈“三叠层”的发现,再到河南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考古……河南现代考古发展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本书为河南考古近百年历史主线脉络梳理。 著作推介 2020年04月01日 4 点赞 503 阅读
鼎立中原 豫地瑰宝展(河北博物院) 展览分“帝国形成”和“匠作技艺”两部分,共展出河南地区夏商至宋金时期的珍贵文物146件组,其中一级文物29件,二级文物81组。展厅面积1000余平方米,以文字、图版、视频等辅助形式,从政治、礼制、技艺等方面再现了河南古代文明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及繁荣祥和、包容大气的物质与精神面貌。 文博展览 2019年09月06日 0 点赞 84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