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业: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二里头古都的面积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以前最为宏大的聚落遗址。本文结合早期中国历史文化格局的变迁,拟对这三处超大型中心聚落的结构功能、统治和影响范围、形成和衰亡背景等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藉此对理解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有所助益。 ▲ 良渚遗址公园 一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良渚聚落群。虽然其中的某些遗址早在1935~1936年就进入人们的视野, 考古研究 2021年04月02日 6 点赞 498 阅读
五德润泽——常熟博物馆藏历代玉器展(常熟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日起 展览地点:常熟博物馆C2展厅 展览简介: 本展览荟萃了本地出土及传世的各个时期的玉器精品一百余件。史前玉器,属崧泽文化的有常熟谢桥钱底巷遗址出土的玉璜、兽首形玉饰件;属良渚文化的有练塘罗墩、张桥嘉菱荡、莫城黄土山等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玉璜、玉瑗及形式多样的玉饰件。 文博展览 2021年03月31日 1 点赞 186 阅读
严文明:发现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 从1921年河南仰韶村的考古算起,中国考古已经走过百年。这百年间考古学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严文明先生从书房摆满考古报告的书架上取出新版的《中华远古之文化》给我们看,“1923年安特生发表《中华远古之文化》,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遗址仰韶的考古报告,它就是对中华早期文明的探索,就探讨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把中国考古放到了世界文 考古研究 2021年02月20日 2 点赞 388 阅读
浙江:海宁达泽庙遗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达泽庙遗址位于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面积约4万平方米。1988年因当地砖瓦厂取土发现石钺、玉珠、玉管等良渚文化遗物被确认。1990年砖瓦厂扩大取土范围,考古部门曾进行小规模发掘,揭露面积近350平方米,清理崧泽—良渚文化墓葬12座,包括地层和遗迹单位,共出土各类文物120余件。2016年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启动,为配合此项目,自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 考古前沿 2021年02月04日 1 点赞 473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石耘田器(吴中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长13.7厘米 刃宽14厘米 厚0.5厘米 器形略作月牙形,圆弧刃,凹弧背,弧边内收,翼角起翘,背中部起凸榫,下有圆形穿孔,磨制精细,造型独特。这类石器属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在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苏州越城遗址等地均有同类器型出土。 但是,学术界对其定名与用途却颇具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石刀”、”“耘田器”、“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31日 0 点赞 319 阅读
李新伟:良渚文化和“最初的中国”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学界振奋之余,也面临一个自己长期争论、公众万分关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高级政治—文化体的出现与中国文明的形成是什么关系?甚至发问:良渚文化是不是中国文明? 考古研究 2021年01月31日 3 点赞 743 阅读
赤峰博物馆:“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 1月12日,由浙江省博物馆、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馆主办,赤峰市博物馆馆际联盟成员单位协办的;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开展仪式在赤峰博物馆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展览开展仪式的领导与嘉宾有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乌恩奇;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处长侯俊;中共赤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远新;赤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14日 3 点赞 462 阅读
双璧同辉——红山·良渚文化展(赤峰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12日——2021年4月12日 展览地点:赤峰博物馆西临展厅 展览简介: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距今5000多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都在赤峰,并以西辽河以及辽宁的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遍布辽西,影响周边。良渚文化分布在环太湖流域,因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两种文化各有渊源,兼有共性,虽各以粟作、稻作文化为基础,但均以农业为本,以玉比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13日 1 点赞 399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寺墩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位于江苏省武进县三皇庙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8、1979、1982年南京博物院发掘。发现了随葬玉制璧、琮较多的良渚文化墓葬。良渚文化层的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为公元前2790年左右。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18日 3 点赞 1030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钱山漾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浙江省吴兴县城东南7公里处,钱山漾(湖泊)的东南岸。 ▲ 2005年钱山漾遗址进行第3次发掘的情形 1934年发现,1956、1958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两次发掘。遗址上层是以夹砂陶为主,并有少量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的青铜时代遗存。下层为早期良渚文化遗存,以出土多种植物种子、丝麻织物、竹木器而著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17日 2 点赞 749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良渚文化 1934年发现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1936年发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遗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城子崖遗址的龙山文化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区,并指出杭州湾区的文化相与山东、河南的有显著区别。 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16日 5 点赞 1253 阅读
浙江:宁波发现目前世界最早古稻田 14日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浙江宁波余姚发现的施岙遗址古稻田,是世界上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根据宁波地区考古发掘成果来看,施岙遗址古稻田所在的山前平原地带,普遍存在古稻田层。山前平原地带的区域位置为完整保存古代农耕遗迹创造了条件。 考古前沿 2020年12月15日 7 点赞 610 阅读
新石器时代 · 草鞋山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位于江苏省吴县唯亭镇东北。面积约4.4万平方米。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两次发掘。 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1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还有少量大致属于春秋时期的遗存。这一地层关系,对于确定太湖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具有典型意义。 考古词条 2020年12月14日 2 点赞 758 阅读
湖州市博物馆: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正式启幕 12月7日,“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在湖州市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共同主办,此展展出精选良渚文物161件/组,主要包括石器、陶器、玉器,其中尤以玉器为重,其中我馆所藏展品17件/组。展览从良渚的日常生活、良渚的玉器、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良渚人的世界。 博物馆院 2020年12月09日 2 点赞 404 阅读
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湖州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7日——2021年1月17日 展览地点:湖州市博物馆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共同主办,此展展出精选良渚文物161件/组,主要包括石器、陶器、玉器,其中尤以玉器为重,其中我馆所藏展品17件/组。展览从良渚的日常生活、良渚的玉器、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良渚人的世界。 文博展览 2020年12月09日 0 点赞 430 阅读
浙江:宁波镇海应家遗址发掘完成 遗存之丰保存之好浙江罕见 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镇海应家遗址考古发掘已完成。据悉,遗址主体堆积为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遗存,遗存之丰保存之好浙江罕见。 考古前沿 2020年12月03日 0 点赞 429 阅读
严文明:良渚古国,文明奇葩 浙江良渚是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希望参与到良渚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来。我也曾先后十多次到良渚遗址学习和考察,并被聘为良渚遗址群保护专家组成员。虽然未能直接参与良渚遗址的发掘,但看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同仁有了一个个的重大发现,心里总是特别高兴。 考古研究 2020年08月06日 1 点赞 65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