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察今知古——探析金代铜坐龙 一、龙形象的起源发展 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产物,多数华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为第五生肖,与白虎、朱雀、玄武并称为“四神兽”,又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在中华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神异动物,是行云布雨的天使,传说里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太空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考古研究 2020年07月22日 0 点赞 436 阅读
金代 · 白釉褐彩花井纹碗(营口市博物馆) 金代高4厘来, 口径17.7厘米,底径7.8厘米。敞口,浅腹,挖足,通体施白釉,外壁上半部施白釉不到底。下半部施酱釉。器口施褐彩,内壁以褐彩绘弦纹数周,内绘花卉图案。器物规整,图案简洁明快。 精品文物 2020年05月12日 1 点赞 491 阅读
金代 · 黑釉剔花瓶(山西博物院) 高24口径5.4底径13.1厘米 1955年山西省天镇县夏家沟村出土小口,圆折肩,曲腹内收,隐圈足。胎为黄白色,胎质稍粗。黑褐色釉,釉层较亮,釉面密布小棕眼和大大小小的气泡疤。施满釉,裹足刮釉,足心刮釉成十字状。 口部以下一周剔刻十一瓣花瓣,肩及上腹一周剔一支卷叶纹,剔刻技术娴熟,线条简练粗犷。 精品文物 2020年03月20日 0 点赞 681 阅读
金代 · 磁州窑白釉黑彩牡丹纹梅瓶(河北博物院) 口径4.5厘米 腹径22厘米 高54厘米出土地:磁州窑小口尖唇,短颈,丰肩,腹瘦长。肩部饰双层覆莲。肩腹交接处和腹中部各绘一道粗弦纹将腹部分隔为两部分,上部满绘缠枝牡丹纹,下部绘水禽、水草和莲花。近足部饰双层仰莲。纹饰采用绘、刻结合的技法。牡丹花的叶片、水草以及近底部的仰莲用黑彩直接绘出;肩部覆莲、牡丹花头和水禽先用黑彩涂染成形,再用尖锐工具划刻出细部花纹。 精品文物 2020年02月27日 4 点赞 897 阅读
金代 · 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辽宁省博物馆) 为传世品,器胎呈淡黄色,施白釉,釉层较厚,足根露胎。器体呈葫芦形,最上部堆塑出一尖蘑菇形钮,似盖,但无法开启,下置圈足,足壁较厚略向外撇。壶体一侧塑一四爪龙以作壶柄,龙张口立角,怒目旁视,前爪附于壶顶,龙身直立,尾部卷曲,后爪抠住壶下腹,模样甚是古拙剽悍。 精品文物 2019年09月27日 0 点赞 10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