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 鎏金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八角棱口,口沿下有环柄,杯身中部略向内效为弧形,喇叭形圆圜底圈足。杯身相间排列缠枝忍冬蔓草花纹与花鸟纹图案各四幅。四幅花鸟纹图案中,两幅錾刻鸳鸯,两幅錾刻鸿雁,鸳鸯和鸿雁四周空间衬有萱草、蜂蝶、鹊鸟。平鋬上錾刻鸣雁、云朵、萱草。环柄外面为海棠纹。圜底外饰缠枝忍冬,圈足内饰四出宝相团花。捶击成型,平錾花纹,花纹涂金。 精品文物 2020年11月04日 5 点赞 571 阅读
唐代 · 三彩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 高42厘米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中堡村出土 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 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精品文物 2020年09月17日 6 点赞 2180 阅读
唐代 · 春秋人物纹三足银罐(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 高6.1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3.6厘米,腹围20厘米 重70克 1958年陕西省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 罐呈小口,口沿向外翻卷。短直颈上饰流云纹。 圆鼓腹,分为三曲。腹部纹饰由人物纹、题榜和流云萱草组成。 腹部錾刻的人物取材于儒家经典。腹下焊接三花瓣形足。 精品文物 2020年09月02日 0 点赞 881 阅读
唐代 · 素面折腹金碗(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 高6.5厘米,口径15.1厘米,足径7.7厘米 重550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纯金质,素面无纹饰。侈口,深腹,腹壁中部捶揲出一道外凸折棱,圜底下焊接喇叭形圈足。 折腹器是西方陶器、金银器较流行的形制,除这件折腹金碗外,在何家村窖藏还出土有折腹银碗,它们应是受西方影响而制造的器物。 精品文物 2020年08月26日 1 点赞 976 阅读
陕西历史博物馆:“古芮新迹—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首次在陕西亮相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古芮新迹——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七展厅对外开放,展期3个月。 ▲ 古芮新迹——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成果展。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院 2020年07月16日 0 点赞 492 阅读
唐代 · 伎乐纹八棱金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 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 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侈口,尖唇,八棱形杯体,束腰,器体厚重。杯身八面分别各装饰有一位手执乐器的乐师,他们都身着短衣宽裤,笑容可掬,神态各不相同,服饰和发式也不常见,具有粟特风格。 乐师手中所执的乐器以竖箜篌、曲颈琵琶、排箫等乐器,在隋唐属于西凉、龟兹、高丽的乐器种类。 杯身上部有联珠组成的环形把,指垫上有相背的侧面胡人头象。杯柄、 精品文物 2020年04月30日 8 点赞 19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