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重视时间文明,汉魏时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节日时间体系。而作为夏季的一个“大节”——端午,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它的习俗也在四季流转中不断变化和丰富着。我们如今过端午主要是吃粽子,古人们的端午习俗可是“花样百出”,不信就来看看吧。

先秦:蓄兰沐浴,驱邪祛病

农历五月为“恶月”(容易发生瘟疫和灾祸的月份)、五月五日为“恶日”,是自古就有的观念。

此时药草生长繁茂、效力最强,当时的人们就会采草药用来沐浴,以祈求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端午正是采药时节,采草药是古老的端午习俗之一,意在制药和辟邪之用。与采药,采艾蒲等相关的还有蹋百草,斗百草等节俗游戏。

▲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汉朝:系五色丝,悬挂桃木

传统文化里,青、赤、黄、白、黑象征着五行,被视为吉祥色。汉朝端午节的主题虽然仍以保健、避疫为主,但阴阳五行思想的流行,也为端午带来了不一样的习俗,人们开始使用这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五色线绳,也叫五色长命缕,系在臂上,可以去除瘟病,辟邪止恶。端午时,大人都会给孩子缠上彩线,嘱咐不可以弄断或者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把画了符的桃木挂在家门口。

它们都暗含了人们希望平安健康地度过“恶月”的愿望。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魏晋南北朝:观競渡,食角黍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而这两种习俗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啦。

角黍即粽子,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宋朝人会在棕子里加入松栗、胡桃、姜、麝香之类,包出的粽子多种多样,有角粽、筒粽、锥粽、秤锤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一样,将艾叶烧成灰,和水共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说。这种食物先是随着端午节的兴起受到重视,随后又为了纪念屈原,最终成了端午节必备的一种美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早期龙舟竞赛包含着原始信仰、祈求丰年、驱邪逐疫的含义,是南方崇拜龙图腾的部族进行的图腾祭祀。两晋以后,龙船竞渡成为端午风俗。唐代,竞渡活动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随着祭祀观念的逐渐淡化,龙船竞渡氛围更多的是欢欣与热烈。当时的龙舟又叫“飞凫”,人们会分为水军、水马两队,在水面展开竞赛。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唐朝:宫内宫外,各具风味

唐朝以后,祭祀驱邪的含义被逐渐淡化,端午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带有全民狂欢意义的节日。

这一天,皇帝会赐给文武百官腰带、衣帽、扇子等物,以示恩宠。文武百官则会向皇帝进献镜子。宫里还会举办“射粉团”的小游戏,射粉团是一种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粉团是一种用艾草汁浸泡过的黄米制成的点心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放入漆盘中,又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后来历经朝代更替,逐渐成为了另一宗影响深远的重要习俗:端午射柳。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宋朝:家居清供,节礼互赠

宋朝时,人们的端午可以用忙碌来形容:

家家户户会在五月初一到初四抢购节日用品,端午当日则会把桃枝、柳枝、蜀葵、蒲草、艾叶供在门口的香案上,用粽子、五色水团、茶汤、黄酒供奉神佛,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

同时,还会将紫苏、菖蒲、木瓜切成细丝后拌上香料,和端午节的各种果子和点心一起装到梅红色的匣子里做成节礼,互相馈赠。

明朝:女儿归家,常备雄黄

到了明朝,端午节又有了新的定义:女儿节。

在这一天,少女们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已经出嫁的女儿也要回父母家过节。而雄黄酒,也成了端午的重要角色。人们会将雄黄涂在耳鼻处驱虫,或者喝雄黄酒来杀毒辟邪。

清朝:头饰香囊,各有亮点

清朝时,刮起了一股端午佩戴饰物的风气: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制成各类形状,也会另加钟、铃、缨等物件。可以插在发髻,也可以用来赠送给其他人。

除了佩戴饰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配饰。香囊中不仅装有沉香、龙涎香等香料,还有朱砂、雄黄、艾叶等中药材。

艾草又叫艾蒿,具有驱毒灭菌的作用,古人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墙上或家门口,或剪成虎形佩戴,以辟邪驱瘴,文天祥《端午即事》中写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而至今还有在门口悬艾者。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养鸲鹆

鸲鹆即鹦鹉、八哥,古人发现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调教训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传就是在每年的端午。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赐枭羹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所谓枭羹,即是以枭肉制做的羹汤。这里的主料——枭,就是猫头鹰,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所以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羹、送枭羹、吃枭羹的习俗。而“赐”更是将习俗官方和制度化,广为传播。皇帝制做枭羹以赐臣下,不仅为了扩大捕杀,加速其灭绝,更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绝邪恶的用意。意图虽然是好的,但手段终归过于残忍,而且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达到扫除邪恶的目的,因此这一习俗并未流传下来,“枭”也早已被证明是有益的鸟类,应加以保护。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端阳故事图》清 徐扬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来历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自然崇拜到历史传说,从民俗风情到传统习俗,端午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风貌。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