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芒种,字面意思就是:

“有芒的麦子收,有芒的稻子种。”

(芒: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

割麦插秧两头忙

这是一年中农人们最忙的时节

今日芒种

带你认识“农耕之祖”——木耜(sì)

被称为“农耕之祖”!

它是古蜀农耕文明兴盛的见证

《易经·系辞》记载,“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

神农砍削树木制成尖头

揉弯木杆制成曲柄

发明了中国最古老的农具耒

人们又在耒的基础上改造

将耒的尖头变成扁头,发明了耜

这一发明称得上是当时的“高科技”

用木耜翻地

可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地力

延长土地可供种植水稻的年限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

最早的木耜发现于长江下游

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但却没有完整的实物留存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这件木耜

是目前我国商周时期

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件木质农具

因而被称为“农耕之祖”

它由一根整木构成

外形很像现在的铁锹

虽然不及金器的雍容华贵

也不及青铜的古朴厚重

但它在古蜀历史上

扮演的角色却举足轻重

这件毫不起眼的“木头”

充分证明了成都平原先秦时期

农耕文明的兴盛

▲金沙遗址祭祀区炭化的稻谷种子

除了木耜

金沙遗址还出土了炭化的稻谷种子等

更印证了成都这块宝地

早在3000多年前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木质农具何以保存至今?

4年修复让“古木”焕新生

由于木质器物非常容易腐朽

很难保存下来

因此在考古中发现极少

那么这根3000多年前的木耜

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

全靠“天时、地利、人和”

这根木耜发现于

金沙遗址生活区的一个“水塘”中

其下部有一层厚厚的淤泥

距地表约4米至5米

因淤泥具有很强的保水特性

还能隔绝空气

而木耜就被包裹在其中

所以历经千年不腐

▲局部图

虽然得天独厚的条件

让木耜保存了下来

但出土时木耜已碎成了10块

颜色也变为了深褐色

为饱水状态,木材强度差

▲木耜断裂、拼接的痕迹

针对这种情况

考古发掘者采取了套箱方法整体提取

出土后再用高分子材料

来置换其中的水分子

然后采用加固、着色等技术

前后共耗费4年时间

终于成功地让木耜的硬度、质地

恢复到了最初的状态

这件木耜才来到我们面前

芒种,古人“忙”些啥?

芒种初候,螳螂生

古人见微知著

从小小螳螂的出现

观察到了节气萌发的细微变化

这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也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

除了忙着割麦插秧

芒种时节,古人还“忙”些啥?

▲西周玉螳螂 山西博物院藏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

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

农历五月,百花凋零

人们在这个时候饯别花神

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齐白石《葬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除了送花神

煮青梅也是经典有趣的习俗

这一习俗相传始于夏朝

南京一带至今仍有保留

而在贵州东南部的侗族男女

每年芒种前后都会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人们边插秧边扔泥巴

身上泥巴最多的

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是古往今来

人们都奉行的自然法则

恰逢芒种,愿屏幕前的每个人

“芒”有所获,“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