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新风——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精品展(宁波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3日——2021年3月14日 展览地点:宁波博物院一楼西特展馆 展览简介: “扬州八怪”是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跃于扬州,画风特立的一个画家群体的称谓。“八怪”并非只有八人,而是一个十余人的画家群体,公认的有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另外列入“八怪&rdquo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21日 0 点赞 66 阅读
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特展(吴中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3日——2021年4月22日 展出地点:吴中博物馆第二特展厅 展览简介: 曾国是周天子分封在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其位置约在今日的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在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而史书上却并无“曾国”只载 “随国”,“曾国”只见于器物铭文。这个&ldqu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21日 0 点赞 89 阅读
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放 由世茂集团投资、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中国首座非国有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日在福建石狮举行开馆仪式。历时两年三个月建造的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简称“世茂海丝馆”)由此揭开神秘面纱。 ▲ 1月20日,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启幕 当天,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福建省委常委、宣传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21日 0 点赞 34 阅读
孔子博物馆: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 “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20日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开展。本次展出年俗文物共计83件(套)、129件,文物均从历代孔府旧藏中挑选,大部分展品为首次集中展出。 ▲ 原孔府文物档案馆馆长孔祥胜在写《孔府档案》中乾隆二十四年和乾隆二十五年的档案中的内容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源起、腊八、祭灶、过年、元宵等五个部分,依据年俗时间轴,通过丰富的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21日 0 点赞 43 阅读
明代 · 鎏金银盖罐(杭州博物馆) 明代 杭州净慈寺出土 通高15.5cm 腹径17.5cm 该盖罐为银质,带盖,钮为瓶状,通体并鎏金,装饰重瓣覆莲。罐身形似花蕾,堑重瓣仰莲纹;足向外撇;内环底,外饰一圈覆莲纹。盖内壁墨书题记:“万历岁在丁未佛道成道日大壑藏并记智觉大师灵骨体。” 净慈寺座落在杭州的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是五代十国时期后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0日 1 点赞 85 阅读
高丹:从“朕略萌”到“颜书七碑”——《国家宝藏》走进碑林里的盛唐 有学者认为,掩去碑林名碑,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将只剩下一堆残编断简。而我国的名碑,则大部分住在同一个地方——西安碑林。每一方石碑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而碑刻又有不同于其他文物 考古研究 2021年01月20日 0 点赞 149 阅读
西汉 · 彩绘漆鱼纹耳杯(故宫博物院) 西汉 高5.4厘米 口径17.5-9.2厘米 连耳宽12厘米 底径9.5-5.7厘米 杯斫木胎,胎质较战国时的耳杯薄轻。杯口呈椭圆形,深腹弧壁,平底,矮圈足,新月形耳,耳面上翘。杯外髹黑漆,内髹红漆,内底正中用黑漆勾绘小鱼一尾,构图极简练。 此耳杯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其装饰纹样简洁写实,是西汉漆器装饰纹样的新特点。西汉漆器纹样的总体风格趋于写实,主题内容由抽象向具象发展。具象的鸟纹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0日 1 点赞 92 阅读
东晋 · 蝉纹金珰(六朝博物馆) 东晋 长5.5厘米 宽5.5厘米 金质。顶部起尖,呈山形。主题纹饰为镂空状的蝉纹,蝉翼舒展,头部两侧饰卷草纹,边缘饰锯齿纹。 在镂空的线条上焊有细小的金粟粒,蝉眼内的镶饰已脱落。北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自汉至晋,蝉纹金珰常与貂尾匹配,合称貂蝉,为侍中、常侍的标志性冠饰。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20日 1 点赞 68 阅读
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广东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2日——2021年5月5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三楼展厅三 展览简介: 雄伟的马丘比丘宫殿建筑、壮美的库斯科古城、神秘的纳斯卡地画,以及绚丽的纺织品、多彩的陶器和精致的金银制品……,令人迷惑的是这么辉煌的安第斯文明一直没有创造出文字和发达的交通。距今1.5万年前,来自亚洲的狩猎者穿越白令海峡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在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20日 0 点赞 117 阅读
匠心雅艺——扬州博物馆藏古代雕刻艺术展(连云港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2日——2021年3月14日 展览地点:连云港市博物馆一楼彦涵展厅 展览简介: 扬州民间雕刻历史悠久,扬州八刻更是久负盛名,极具特色。图片展览共展出文物70余件,材质分为玉雕类、砖雕类、骨、象牙雕刻类、竹雕类、瓷雕类、核雕类和木雕类等7个种类。分别展示了它们独特的个性与艺术张力,诠释了灿烂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其中多个种类如玉雕、漆雕、木雕、砖雕、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20日 1 点赞 61 阅读
几处春风借与飞——馆藏蝴蝶题材文物展(青岛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3月 展期地点:青岛市博物馆东区二楼北展厅 展览简介: 此次《馆藏蝴蝶题材文物展》,甄选我馆馆藏蝴蝶主题文物47件,分为“花蝶争春”“斜日双双”“吉祥蝶语”“百蝶斑斓”四个品组,展品涉及书画、瓷器、玉器、鼻烟壶、漆器螺钿、刺绣6大门类,采 文博展览 2021年01月20日 0 点赞 59 阅读
方燕明:夏文化的探索与发现 中国古代史在商代以前有一个夏代,经由学术界对先秦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研究,可以相信历史上夏代是存在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被确认的夏代的文字材料,所以夏代历史还无法成为信史。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后,李济1925年至1926年在晋西南考古调查与西阴村发掘,就带有夏文化探索的目的,至今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 考古研究 2021年01月19日 0 点赞 154 阅读
清代 · 送米图人物砖雕(安徽博物院) 清 徽州古民居建筑装饰材料 砖面上雕刻着一对慈祥的老年夫妇,面带笑容,立于低矮而简陋的瓦屋门前,迎接前来送米的男子。其中,年迈的男子手持柺杖,向远处眺望。其老伴作疾走状,双手抬起,向背负重物的男子打招呼。 年轻男子身后有青山翠松作为背景,从侧面折射出送米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此图用精湛的雕刻技法,向世人展示了古徽州人敬宗睦族、恤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精品文物 2021年01月19日 0 点赞 170 阅读
福建博物院:草原王朝——辽代文物精品展 契丹族是公元10至12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部族,公元916年建立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内蒙古地区是契丹民族的故乡,留存有大量城市遗址与精美文物,这些文化遗产真实地再现了契丹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特色鲜明的丧葬制度、兼容并蓄的文化风采。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19日 1 点赞 115 阅读
广州博物馆 :“白色金子 东西瓷都”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启收官之旅 “白色金子 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于2021年1月15日上午在江西省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从首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历时1年半,走过跨越南北的四大博物馆,如今到达终点站江西省博物馆,东方瓷都景德镇的所在,实现完美的收官。这次展览也是江西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举办的首次跨国大展。 博物馆院 2021年01月19日 1 点赞 5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