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发现跨越四朝古墓群,出土的“大头陶狗”很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8日讯(记者万建辉)一周前开始,襄阳市考古人员对位于襄阳古邓城东南1.5公里左右的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60多座,对其中32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这些墓葬跨越西汉、东汉、南北朝、唐朝四个朝代。 襄阳东王家巷遗址墓地其中一个墓葬的发掘现场。(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婷供图) 6月28日下午,东王家巷遗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婷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 考古前沿 2022年07月05日 0 点赞 98 阅读
河南:新乡考古发现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6月23日,记者从河南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乡牧野区新飞大道北延工程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这是新乡市区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 考古现场发现,河南新乡最早的房基 目前,考古现场发现有门道、房基、灶、红烧土、红陶罐、红陶钵、烤过的兽骨等。在这个5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囊括了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各种遗存,有仰韶文化早期的房基、灰坑,东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8日 2 点赞 206 阅读
陕西:秦始皇帝陵“仰卧俑”制作工匠为青少年 继在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出土的“仰卧俑”上发现多枚指纹后,指纹学专家近期又对这些指纹进行了比对,发现这件陶俑的制作工匠应为青少年。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介绍,修复人员在对“仰卧俑”进行保护修复时,在其腹部表面彩绘之上发现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专业鉴定机构的指纹学专家对三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和专业分析,经比对这三枚指纹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7日 1 点赞 208 阅读
四川:盐源县发现千余座商代至西汉墓葬 记者从18日在四川盐源县召开的盐源青铜文化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5000余件。 ▲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 ▲ 考古工作人员在盐源县老龙头遗址考古现场发掘 ▲ 出土于盐源县的三女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3日 1 点赞 242 阅读
河南:汉魏洛阳故城发现魏晋时期大型水利设施 三条人工水道蜿蜒并行,将淙淙流水引至宫城池苑……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汉魏洛阳故城千秋门区域,发现了三条魏晋时期的大型水道。如此规模巨大、加工细致的水利设施,在汉魏洛阳故城的发掘历史上尚属首次。 ▲ 2022年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千秋门遗址发掘平面示意图(资料照片)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前后延续1500多年,其中作为都城的时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1日 1 点赞 256 阅读
甘肃:南佐遗址 5000年前大型宫殿建筑的神秘面纱期待被揭开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适逢南佐遗址新一轮考古启动满一年。记者从南佐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考古队继此前发现大型宫殿式建筑和集中出土文物后,近日启动了对“宫殿区”南边区域的发掘,新发现部分疑似踩踏面或道路遗迹现象。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宫殿区” “新的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南佐遗址核心区大型宫殿式建筑的布局结构。”南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20日 4 点赞 225 阅读
河南:汉桓帝宣陵确认!陵园面积85万平米,史载宫女五六千 6月15日,白草坡东汉陵园考古发掘现场。冒着酷暑,考古人员正在进行陵园石殿、钟虡等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王咸秋介绍说,经过多年考古发掘,洛阳东汉帝陵考古有重大突破,基本确认白草坡东汉陵园陵主为东汉桓帝。 一件纪年石器,揭开白草坡东汉陵园“真容” 在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的麦田下,究竟埋葬着哪位皇帝?规模庞大的皇帝陵园,是怎样的建筑布局?15日,市文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7日 2 点赞 320 阅读
四川:三星堆1986年出土文物找到另一半 今天,三星堆新出土的顶尊屈身倒立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鸟脚人像实现拼合。合体后的器物通高超1.5米,双手撑罍倒立人,身体向后蜷曲向上,脚呈鸟爪状;头顶高挑觚形尊。 合体后的器物通高超1.5米,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一个立于方座之上的有盖圆罍(léi)。中部则是一个双手撑罍的人物形象:立发纵目,身穿对襟衣服,身体向后蜷曲上翻,脚呈鸟爪状,并抓握着一个向上延伸的鸟形装饰。上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6日 3 点赞 778 阅读
四川: 三星堆蛇身人像露全脸了 6月15日,三星堆首件三器物焊接而成文物——倒立顶尊人像,已经成功提取。去年9月三星堆公布了它的消息,彼时它还俯身卧在坑中,只能看到一点侧脸,今日它终于显露真容。 只见它高近1.5米,由三部分单独铸造后焊接而成:底部为方座上的带盖的圆罍;中部蛇身人像,戴牛角面具,纵目獠牙,呈倒立状;人像头顶觚形尊,为明显中原地区文物样态。 另外考古人员将提取三星堆8号坑唯一完整大型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5日 10 点赞 593 阅读
四川:三星堆发现倒立顶尊人像 今天,考古工作人员正提取#三星堆首件三器物焊接而成文物#——倒立顶尊人像。它高近1.5米,由三部分单独铸造后焊接而成:底部为方座上的带盖的圆罍;中部蛇身人像,戴牛角面具,纵目獠牙,呈倒立状;人像头顶觚形尊,为明显中原地区文物样态。期待出土!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4日 4 点赞 326 阅读
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新发现公布 今天(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进行阶段性成果发布。 基本确认遗址祭祀区 面积将近1.3万平方米 商代遗存均与祭祀活动有关 2020年至2022年,祭祀区共计开展发掘面积1834平方米,基本确认了祭祀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形分布范围,与北侧紧邻的三星堆城墙平行,面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3日 7 点赞 489 阅读
山西:发现春秋晚期女性贵族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北墓地发现一座春秋晚期的女性贵族墓葬,墓主人身怀有孕,考古人员判断该墓主人身份为当时的大夫夫人。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10日 5 点赞 369 阅读
天津:蓟州白马泉村北墓地考古发掘 近20座唐辽时期墓葬 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2022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经清理完成东汉、唐辽及明清时期墓葬3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近200件。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09日 1 点赞 273 阅读
江苏:镇江市亿都南地块位考古发掘新发现 镇江市亿都南地块位经勘探发现地块内存在地下文物遗存31处。随后组织专业考古队员对地块内遗迹进行全面清理发掘工作。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09日 2 点赞 275 阅读
贵州:赫章可乐遗址首次完成大规模考古勘探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顺利完成了对赫章可乐遗址的野外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这是自1960年对可乐遗址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以来,首次开展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旨在摸清可乐地下各类文化遗存家底,为可乐大遗址保护和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考古一张图”。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08日 2 点赞 265 阅读
宁夏:完成一处汉墓抢救性考古发掘 共发现5座古墓葬 6月5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乌玛高速(乌海至玛沁高速公路)惠农段现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已顺利完成,发掘过程中发现5座墓葬,有3座早年曾被盗。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07日 1 点赞 297 阅读
河南:后端湾铸铁遗址首次发现脱碳窑 河南郑韩故城后端湾铸铁遗址考古工作近日取得新进展,考古学家首次在战国时期铸铁遗址中发现脱碳窑,并在出土铁器中检测到球状石墨。这一发现将我国球墨铸铁年代向前推进至少200年,对揭示战国时期先进铸铁工艺、研究中国球墨铸铁技术的起源与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考古前沿 2022年06月06日 0 点赞 26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