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华严寺山门

中国古代佛教寺庙。在山西省大同市旧城内西南部,分为上寺和下寺。始建年不详,辽道宗清宁二年(1055)扩建,放置辽帝的石像和铜像。金代大修,至明衰落。寺内有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建的下寺薄伽教藏殿和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重建的上寺大殿。薄伽教藏殿内有精美的木装修天宫壁藏,大殿为现存最巨大的古建筑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同华严寺 薄伽教藏殿

寺及主要殿宇均东向,这是辽代建筑的特点。薄伽教藏殿现为下寺主殿,建在凸字形平面的高台上,面阔5间,长25.65米,进深4间,宽18.46米。它近于宋式殿阁型构架中的“金厢斗底槽”,内槽顶上装藻井,下建凹字形平面的佛坛,坛上有大小塑像31躯,均为辽塑精品。殿正面3间开门.余均以墙封闭。

▲ 大同华严寺彩塑

殿内沿墙建储藏经卷的木橱,为有腰檐平坐的楼阁形,称“天宫壁藏”。壁藏共分38间,下层各间为一储经橱,上层都以楼阁为主体,用较低的行廊连接,高低错落,翼角翚飞,极为精美。后壁中部壁藏中断,仅上部用弧形飞桥连通,桥上建有小殿。壁藏上楼阁的柱、阑额、斗栱、翼角瓦件、栏杆均依实物比例缩制,可视为辽代精确的木建筑模型。

▲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上寺大殿在薄伽教藏殿西北,面阔9间,长53.9米,进深5间,宽27.5米,单檐庑殿顶,建在凸字形平面的高台上。它的内柱高于檐柱,基本属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中间用了6道三跨的梁架,每道有两根内柱,只在左右梢间处加密为每道4根内柱,在殿内形成前后三进的敞厅。

▲ 大同华严寺 华严宝塔

殿顶原无天花,现存者为明代所加。殿的前檐有3间装版门,余均用墙封闭,内壁有清末绘的壁画。殿内在后金柱之前设有长5间的佛坛,上有5尊坐佛,为明代补塑。此殿结合使用要求安排构架,在佛坛前形成巨大空间,外形也很浑朴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