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东2公里处,分布于泉沟周边的山谷地带。壁画墓(一号墓)建于一座独立山丘的斜坡之上,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安排部署下,在海西州委州政府、乌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和乌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联合对该墓葬进行了发掘。

▲ 泉沟一号墓航拍影像

泉沟一号墓形制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砖木混合结构多室墓。墓道东向,一半为斜坡,一半为梯道,总长约11米。墓圹平面大致为方形,长10、宽8、深10米。填土中距地表5米深处埋葬有一殉葬武士,仰身直肢葬式,腰佩箭囊,肩侧有木弓遗迹,足部有殉葬羊骨,身下及周边铺设大石块为葬具。墓室由前室、后室和两个侧室组成。前室为砖室,后室及两侧室为柏木砌成的木椁结构,顶部用柏木封顶,主室封三层。墓顶上堆积1米厚的大石和0.5米厚的石子封护。前室砖墙和后室柏木墙表面均绘壁画,剥落较严重。前室墓门侧壁画内容为牵马迎宾武士,其他壁面原绘有狩猎、宴饮、舞乐等内容,但损毁严重,顶部描绘各类飞禽走兽、祥龙飞鹤。后室四壁绘有放牧动物、帐居宴饮、汉式建筑、山水花卉等内容,顶部绘日月星辰、神禽异兽、祥龙飞鹤等图像。各室门框上彩绘宝相花图案。前后室内中央各立一根八棱立柱,表面彩绘有莲花图案。前室地面铺土坯,后室铺砖。在后室内发现大量彩绘漆棺构件,应该为双棺,棺表髤黑漆,再施彩绘,内容有骑马行进人物、兽面、飞鸟、花卉、云团及几何图案等。人骨堆积散乱,可见至少2具骨骸,推测应为夫妻合葬墓。随葬品有丝织物残片、嵌绿松石金银带饰、铜筷、铜饰件、铁器残块、漆木盘、陶罐残片、玻璃珠、粮食种子和动物骨骼等。

在后室西侧木椁外的墓底坑壁上,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内置一长方形木箱,箱内放一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见是墓主最为珍视的、兼具神圣性的重要物品。

根据出土遗物特征和壁画内容风格推测该墓葬为吐蕃时期,碳十四测年为公元8世纪。泉沟一号墓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唯一的一座吐蕃时期壁画墓,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凸显出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墓葬内出土有罕见的彩绘漆棺和鎏金王冠,显示出该墓葬具有非常高的规格,墓主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说明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从文化面貌上看,墓葬表现出浓厚的唐文化和吐蕃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于探讨吐蕃统治时期的汉藏文化融合进程、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 墓坑全景(墓室顶部)

▲ 墓坑全景(清理结束)

▲ 前室东壁牵马迎宾图

▲ 后室北壁放牧图

▲ 后室棺木堆积

专家点评

泉沟一号墓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唯一的一座吐蕃时期壁画墓,绘画技法具有浓郁的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凸显出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墓葬内出土有罕见的彩绘漆棺和鎏金王冠,表明该墓葬具有非常高的规格,墓主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说明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设置有高级别的行政和军事建制。墓葬表现出浓厚的唐文化和吐蕃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于探讨吐蕃统治时期的汉藏文化融合进程、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更多2019十大考古候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