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长沙博物馆为大家献上跨年大礼“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来自保利艺术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时间跨越元明清三朝、数量达128件/套的元明清御用龙纹瓷器,在本次展览中集中陈列以独特多变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展示了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龙纹瓷器风范。

龙纹是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其实来源于北宋时期的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其中有载:“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三停九似”的龙纹特点为元代龙纹起到了范式作用,并影响后世明清两朝。其中“三停”指的是头至胸、胸至跨、跨至尾,三停距离相等,而“九似”则是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神龙见首不见尾,凡人不可窥其貌。龙据传能登天入渊、行云降雨,逐渐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形象,用来象征祥瑞,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龙纹就以其独特而又神秘的身态与中华民族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石器时代,龙纹经常出现在陶器上。这是我国早期的龙纹,与后来我们所熟知的龙纹有较大差别。

▲ 西汉 双龙谷纹玉璧 河北博物院藏

汉代在瓦当、铜器、玉器等器物上都有立体的龙纹式样,而至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已被广泛的用于装饰陶瓷器物,且出现了平面形式的龙纹。至宋元时期,龙纹装饰多以印花、绘画等形式出现,且大多用于宫廷及佛教用具。也是在宋代,王朝法典上开始规定龙纹与皇权的关系,并禁止民间使用五爪龙纹,龙纹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代以前龙纹也很常见,但为何直至宋代才正式成为皇家御用纹饰?

▲ 宋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这与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宋朝国力相对较弱,三百多年间,前期与辽对峙,澶渊之盟后,宋朝每年要向辽国输送岁币等,即便与西夏的交往,同样是靠大量的经济付出后换来和平的实现。至南宋时期,宋朝不仅每年对金输送大量的岁币、丝绸和茶叶,还对金称臣。南迁的宋朝已经不是一个具有法统地位的、全国性的政权,南宋的皇帝只能称帝而不得使用皇帝为称号,这在宋以前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正是在这种对峙和竞争中,不论是辽、金,还是宋,都要表明自己的合法性与法统地位,彰显并强调皇权成为一个时代的共性,于是龙纹的神圣及其与皇帝的关系开始被强调,并出现了专门供皇帝使用的瓷器。

此后,元明清三朝为确立各自代表的法统地位、巩固皇权,礼祭器、典章制度等都仿效前朝,传统文明中的龙元神归位,便与皇权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

▲ 明弘治 青花龙纹盘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 明万历 青花五彩双龙戏珠纹套盒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元朝时期设置“浮梁磁局”,明清两代在江西景德镇设置御窑,专门管理和组织烧造御用瓷器。龙纹成为官窑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纹样。而且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民间烧造官器,因而龙纹仅用于宫廷及祭祀,民间不得滥用。这便有了我们在此次“龙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之中看到的精美御瓷。

▲ 清康熙 黄地紫绿龙折枝花卉纹折沿大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龙纹作为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 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 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气质与审美观。对于“好美”的皇家御瓷,你最期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