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东都城是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三月,诏杨素、杨达和宇文恺在洛阳择址新建之城。大业二年(606年)春正月,东京成。三月炀帝自江都出发,四月自伊阙陈法驾入东京城。大业五年(609年)春正月,改东京为东都。其东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所都之成周城十八里,西去周王城五里,故谓之新都。隋代新都南直伊阙之口,北倚邙山之塞,东出瀍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新宫名东都宫,宫皇城虽位于东都城西北隅,但正门与正殿等轴线建筑直对伊阙。北面的宫城曰紫微城,正门曰则天门,正殿曰乾阳殿;皇城在宫城南面,曰太微城,也号南城,正门曰端门。

以往学者们对隋唐东都城的研究涉面较广,但由于该城沿用时间较久,大多建筑遗迹被唐代后期、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及现代洛阳城市叠压和扰乱破坏,考古工作难度大,勘察资料零碎,且文献记载又较为复杂,理顺极为不易。因此对隋唐东都宫皇城空间格局的研究不是很多,其中以傅熹年先生的研究最为详细,影响最大。近年来,随着隋唐洛阳城考古勘察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和有关考古报告的发表,加之大遗址保护展示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对隋、唐东都宫皇城分别进行定位复原研究十分必要,故本文尝试对隋东都宫皇城空间格局进行复原研究。

 

01  隋东都宫皇城的规模形制、城门与主要建筑遗迹

(一)隋东都宫皇城的规模形制

根据考古勘察,隋唐洛阳城宫皇城区位于东都城的西北隅,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2720米,南北长2555~2635米,主要由宫城大内与周围的隔城、皇城等小城组成。中间的宫城大内边长1040米;大内东、西两面各有两重城,分别为东隔城、东夹城和西隔城、西夹城;北面有三重城,即玄武城、曜仪城和圆璧城;南面有一重城,即皇城;另在宫城东面和东北部,还有属于亚皇城的东城和皇家粮仓含嘉仓城。(图一)

图一  隋东都宫城、皇城平面格局复原图

《大业杂记》记载:隋东都“宫城东西五里二百步,南北七里。城南、东、西各两重,北三重,南临洛水。端门即宫南正门,重楼,楼上重名太微观。”这条记载与前述勘察资料既相符、也抵牾。如大内与两侧的东、西隔城和东、西夹城宽度相加为2100米,按隋唐一里为442.5米计算,正合五里。大内与南面的皇城和北面的玄武城、曜仪城、圆璧城南北总长度为2555~2635米,却只有大约六里,比记载少一里。另外《大业杂记》载大内南面也有两重城,但实际勘察只有一重皇城。究竟是记载有误,还是有其他原因?显然也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二)隋东都宫皇城的城门与主要建筑遗迹

根据《河南志》记载和考古勘察,隋代宫城南面有4门,门墩台上皆有两重观,正门曰则天门,上有紫薇观,左右连阙,南去端门500步,约合750米,与实测725米基本相符;东曰兴教门,西曰光政门,各距应天门200步,即唐代100丈,约合300米,也与实测相符;兴教门东面200步还有泰和门,即东隔城南门,门内有左、右藏库,也是东宫所在。东面1门,曰重光门,应在东隔城东墙上,门内即东宫。西面1门,曰宝城门,应在西夹城西墙上,上有飞云观。北面1门,曰玄武门,位于大内北墙上。此外大内东、西墙南段朝东和朝西,还分别有永康门和隆庆门。大内北面依次为玄武城、曜仪城和圆璧城。曜仪城南面有曜仪门;圆璧城南面有圆璧南门,北面龙光门出北郭,东面圆璧门通含嘉仓城,西面方诸门在宝城门西街之北三里处。据考察,上述宫门除南墙中间3门为三门道,其余都为单门道结构。

隋代皇城南墙有3门,也皆为墩台式三门道结构,中间端门,门上有重楼,曰太微观;东曰左掖门,上有崇安观;西曰右掖门,上有宣平观。东墙1门,曰东太阳门,东入东城;西墙2门:北曰西太阳门,南曰丽景门,西入禁苑(西苑),皆为墩台式单门道门。东城四面各1门,东面宣仁门为正门,也为墩台式三门道结构;南面承福门,北面含嘉门,西面东太阳门,皆为墩台式单门道结构。含嘉仓城四面各1门,南面含嘉门,西面圆璧门,北面德猷门,东面仓东门,也都是墩台式单门道结构。

宫皇城区域持续的考古勘察工作确认了则天门、兴教门、光政门、隆庆门、永康门、宝城门、玄武门、圆璧南门、龙光门、圆璧门、右掖门、西太阳门及宣仁门等城门遗迹;在宫城则天门北侧,还确认了轴线上的永泰门、乾阳门、乾阳殿、大业殿两侧附属宫殿、大内中区东廊和西廊、陶光园南廊等遗迹;在大内西区武周天堂西侧,发掘了隋武安殿(宋文明殿)基址;在西隔城内,勘察发现了九洲池、周边池岸上和池内岛屿上的建筑基址等遗迹。

 

02  隋东都宫城大内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根据勘察,宫城大内1040米见方,即700步见方。(图二)南墙3座宫门等距分布,正门则天门以北为大内中区,两侧以东、西廊中心为界,东西宽约210米,即140步;大内东部和西部分别以兴教门和光政门内道路为中线,又各分东、西两区,此四区宽205~210米。如此,整个宫城大内横向共分隔出5组宫院。在纵向布置上,大内中区自南墙至北墙,由则天门、永泰门、乾阳门、大业门、建礼门、陶光园南面长廊门和玄武门等七道屏障分隔出六进宫院,宫院进深105~300米(70~200步)。中区两侧的东、西廊,南自大内南墙、北至陶光园南面长廊,南北长达884米,即590步,贯穿大内南北。大内东部和西部,则分别自兴教门内会昌门和光政门内景运门起至陶光园南面长廊,各有五进宫院,宫院进深105~210米(70~140步)。

图二

隋东都宫城大内与两侧隔城

平面格局复原图

(一)大内中区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大内中区以则天门—玄武门为南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则天门、永泰门、乾阳门、乾阳殿、大业门、大业殿、建礼门、后寝主殿(唐曰徽猷殿)和玄武门等主要建筑。

据《河南志·隋城阙古迹》载:“则天门北曰永泰门,相去四十五步……永泰门北曰乾阳门,相去四十步。并重楼,东、西轩廊周匝。”这显然是大内中区第一和第二进宫院。上述三座宫门各相去40~45步,合60~70米,这明显是宫门台基边缘或踏道之间的空间。上述140米,再加上三座宫门台基和踏道的进深长度,与实测的永泰门南距则天门110米、乾阳门南距则天门234米的数据基本吻合。根据勘察,永泰门和乾阳门皆可能是殿堂式宫门,有三个门道和两重楼,两端均接东西向廊庑,再与宫院两侧南北向的东、西廊相接。其中乾阳门所在隋唐一号基址,东西残长160米,南北残宽39米,门址及廊庑规模较大。永泰门前的东西向横街,东直永康门,西对隆庆门,大内中区东、西廊上应各有横门与之对应,即东永泰门、西永泰门。乾阳门前两侧东、西廊上也有横门,称为左、右延福门,门下内省和内史(中书)内省前面的横街穿门而过。

“正殿曰乾阳殿,去乾阳门一百二十步。殿三十间,二十九架……庭东、西有钟鼓重楼。漏刻在楼下……东、西上,在乾阳殿北各十二步。”这是大内第三进宫院,即正殿乾阳殿宫院,上述120步,合180米,也是乾阳门与乾阳殿建筑边缘之间的空间。经复原乾阳殿宫院南北长约300米(乾阳门至大业门之间),即200步。上述180米,再加上乾阳殿南北进深60余米、乾阳殿至大业门30步合45米、乾阳门和大业门各自半个进深约20余米,正合300米。“殿三十间”,则应该是乾阳殿12间与两侧东、西上各9间的开间数。但《大业杂记》又记为“十三间,二十九架”。孰是孰非暂且存疑。根据勘察,乾阳殿基址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102.5米,即70步,南部被武周明堂基址打破,南北残宽42~47米,北面中间东西长约40米、向北突出5米,应与北魏洛阳太极殿规模形制相同,其台基北侧突出部分两端分别设置向东、西踏道。乾阳殿庭院东南和西南角,分别有钟楼、鼓楼,皆为重楼。东、西上应与北魏太极殿两侧东、西堂相似,其位于正殿两侧稍后方12步即18米处,有进入寝殿区的门,也是正殿两侧处理政务的场所。乾阳殿前两侧东、西廊上也有东、西横门,称为东华门、西华门,南距左、右延福门40步即60米,北距东、西上60步即90米。东、西华门外30~40步道北分别有文成门和武安门,门内分别即文成殿和武安殿。大业、文成和武安,均是皇帝接见朝臣的常朝殿堂。

“大业门,在乾阳殿北三十步。门内大业殿,相去四十步。其规制类乾阳而小。”此即大内第四进宫院,大业门南距乾阳殿约45米,大业殿在门内约60米,殿基形制与乾阳殿相同,仅规模略小。经复原,该宫院南北长约195米,即130步。大业殿北面第五进宫院内,有后宫寝区主殿,隋名不详,唐名徽猷殿,规模形制应与大业殿相类,经复原,宫院南北长约135米,即90步。第五进宫院北面即东西向长廊,东西横穿大内。长廊北侧即大内的后宫园囿区—陶光园,也是大内第六进宫院,南北长150米,即100步。《河南志·唐城阙古迹》记载陶光园东西数里,即超过1000多米,可能包括东、西隔城北部,园中有东西渠,西通于苑。

(二)大内东区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大内东部以兴教门内道路为中线,将会昌门内宫院分为东、西两区。《大业杂记》载:“则天门东二百步,有兴教门。门北三十步,有会昌门。门北二百步,有章善门。”据此可知,会昌门距兴教门30步即45米,位置比永泰门靠南,门两侧均为步廊,为禁军值守之处。但章善门是在会昌门还是兴教门北200步?则不明确。据《大业杂记》“入内,尚食进食、尚药进药、内尚进物,皆由此门”及《河南志·唐城阙古迹》“章善门。门内有门下省、宏文馆”之记载,推测章善门当在上述宫内官署之外,即兴教门北200步,左延福门外横街北侧。

会昌门内两侧第一进宫院,复原南北长180米,即120步,道东有内殿内省、少府内监;道西有左六卫和左监门内府及车辂院。第二进宫院在章善门内两侧,复原南北长105米,即70步,道东有内尚、光禄内厨等官署;道西是门下内省。第三进宫院在乾阳殿东廊东华门外横街北侧,复原南北长180米,道东有尚药进药、尚食进食等官署;道西为文成殿宫院,周围廊庑环绕,文成门西距东华门40步。第三进宫院北侧即章善门横街,道东120步有重润门,即大内东墙、东隔城西墙宫门,直对东隔城东墙重光门。第四进宫院在章善门横街北侧,复原南北长165米,即110步,隋代宫院与殿名不详,唐代文成殿北有庄敬殿,殿西有大仪殿,殿北有飞香院。第五进宫院在大业殿北侧横街永巷之北,复原南北长135米,即90步,西北院丽春台之北有流杯殿,殿上漆渠九曲,从陶光园引水注入庄敬院,隋炀帝与宫人为曲水之饮。流杯殿有东、西廊,南至丽春台,北连宏徽殿。

(三)大内西区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大内西部以光政门内道路为中线,在景运门内宫院也分为东、西两区,与大内东部对称分布。《大业杂记》载:“则天门西二百步,有光政门。门北三十步,有景运门。门北二百步,有显福门,入内宫。命妇入朝、学士进书,皆由此门。”另《河南志·隋城阙古迹》亦载景运门与大内东区会昌门并列,两侧都有步廊,坐宿卫兵。至于显福门,据《河南志·唐城阙古迹》“次曰明福门,本名显福……内有中书省。省西史馆,省北命妇院。院北……修书院,本太平公主内宅……东曰光笵门。宣政殿之南。初名敷政”,可知显福门当在内史(中书)内省、命妇院之外,即光政门北200步、右延福门外侧横街北侧,且与唐代常朝宣政殿(隋武安殿)最南面的光笵门(隋敷政门)东西并列。

大内西部五进宫院的南北进深与大内东部一致。景运门内为第一进宫院,道东有右监门和右六卫内府、内甲库、鹰房等官署;道西有通真、玉清二玄坛等。第二进宫院在显福门内两侧,道东有内史(中书)内省、秘书内省、学士馆等;道西有惠日、法云二道场等。第三进宫院在乾阳殿西廊西华门外横街北侧,道东有武安殿宫院,天子常朝之所,南面武安门东距西华门30步(应与文成门40步相同);道西有命妇朝堂等宫内官署。第三进宫院北侧也有横街,即显福门横街,横街以北即第四进宫院。《大业杂记》:“入显福门,北行三十步,有玄靖门,门内有玄靖殿,即宫内别供养经像之处。出玄靖门,横街东行四十步,有修文殿。西行百步,有阊阖重门。”此处记载明显有误,据前述显福门无论是在光政门还是在景运门北200步,都不会超过第三进宫院,其应该在右延福门外横街附近。故此处“入显福门”当为“入显福门横街”。据此,第四进宫院西侧有玄靖殿,殿前玄靖门距东南部的显福门街北口约45米;东侧有修文殿,即玄靖门外横街东面60米处,殿内藏正御本书。修文殿东侧还有观文殿,在武安殿北面,殿前两厢为书堂,各二十间,每一门有十二宝幮,幮中皆江南晋、宋、齐、梁古书。玄靖门外横街向西150米,则为大内西墙(西隔城东墙)的阊阖重门所在。第五进宫院在永巷之北,东侧宫院内有安福殿。据《唐两京城坊考》,安福殿在观文殿之北,南面有临波阁,阁北有水池,池北有安福门,北院雕饰最为华丽,是隋炀帝寝御之所。永巷西端即大内西墙上有归义门,可入西隔城内仁智院。

 

03  隋东都宫城外围隔城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隋东都宫城外围的隔城,除了南面的皇城,主要指大内东、西两面的两重隔城—东、西隔城和东、西夹城,还有北面的三重隔城—玄武城、曜仪城和圆璧城。(见图一)

东、西隔城,均南北长970、东西宽350米。根据前述,隋代东隔城内有东宫,南墙有泰和门,东墙有重光门,西墙有重润门。泰和门内有左、右藏库,左藏屋有6排,每排25间,总共150间,主要藏储丝、緜、布及绢等各类织物;右藏屋有2排,总共40间,主要藏储麸麦、金铜鼓、杂香及牙角等药材香料和珍奇宝物。据此可知,东隔城内除了有东宫,南部还有左、右藏库。

隋代西隔城东面宫门,《大业杂记》称阊阖重门,门内南北两侧并立有仰观台,门西即入宝城。《大业杂记》还记载宝城内有仪鸾殿,殿南有乌桲林、栗林,还有蒲桃架四行,架南有射堂,对着阊阖门,直西二百二十步,有宝城门。考古资料证明,西隔城内九洲池分南、北两池,中部有一组三殿并列的殿堂,正对着阊阖门和阊阖重门,其为仪鸾殿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宝城门位置,《大业杂记》记在阊阖重门直西二百二十步,合今330米,正与西隔城东西宽350米一致,按此说宝城门应在西隔城西墙上。而《河南志·隋城阙古迹》则将有南、北有仰观台的门称为阊阖门,“门西一百三十步,即宝城门”。此130步合195米,又与西夹城宽180米相符,宝城门又可能是在西夹城西墙上,记载有抵牾之处。据此,傅熹年将西隔城东墙之门标为阊阖重门,西墙之门标为阊阖门,西夹城西墙之门标为宝城门。笔者赞同上述推测,即宝城门在西夹城西墙上。如《大业杂记》载:“宝城门。出,北旁城三里,有方诸门,门内即圆璧城。”《河南志·隋城阙古迹》亦载:“方诸门,在宝城门西街之北三里。”如此,方诸门应在圆璧城西墙中段,宝城门在西夹城西墙上应当可信。但又对宝城指西夹城看法不同,认为宝城应包括西隔城和西夹城,文献记载宝城中有众多宫院和殿台亭观,应都分布在西隔城内。如瑶光殿、琉璃亭、一柱观等殿台亭观,应都在九池中岛屿的陆洲上。仁智院在九洲池东北部,院南临近永巷西端的宫门归义门,仁智殿西有隋炀帝建造的千步阁。西隔城是嫔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与游玩的地方。

玄武城为大内北面第一重隔城,东西2100、南北280米。其位于大内北部陶光园北侧,城内有分谷渠向宫内引水,是与东、西隔城性质相近的宫禁园囿区或掖庭区。

曜仪城是大内北面第二重隔城,东西长2100、南北宽130米。东、西夹城分别是大内东西两侧的最外围隔城,南北长970、东、西宽180米。上述三座城均呈窄条状,夹卫在第一重隔城外围,从位置和功能上判断当为禁军驻守的宫院,部分空间也兼作内藏府库。

圆璧城为大内北面的第三重隔城,东西2100、南北450~530米,空间较为广阔。其东面与含嘉仓城相连,既有防护作用,也是宫城的外藏府库和作坊空间。

 

04  隋东都皇城、东城、含嘉仓城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一)皇城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皇城是东都城外朝官署区,位于宫城南面,也是大内南面的隔城。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东西2100、南北725米。四面墙垣两侧皆有包砖,隋唐时墙宽10~11米。

据记载,城内隋代有5条纵街、4条横街。第一条横街在则天门南80步,合120米。自第一条横街以南,皇城被街道分隔成南北3区、东西4区,共12个区块。每个区块东西450~500米,合300~330步;南北约150米,合100步。第一横街以南,东侧有东朝堂、门下省、殿中省、左翊卫府,左掖门街东还有西钱坊、东钱坊;西侧有西朝堂、内史省、谒者台、右翊卫府,右掖门街西还有轝輦库、西马坊。第二横街以南,东侧有左骁卫府、左备身府、左武卫府、左屯卫府及左御卫府,左掖门街东有少府监;西侧有右骁卫府、右备身府、右武卫府、右屯卫府及右御卫府,右掖门街西还有子罗仓,仓有盐二十万石,仓西侧有粳米六十余窖。第三横街以南、第四横街以北,东侧有司隶台、光禄寺、左监门卫府、甲弩坊及太府寺,左掖门街东即少府监,连南监;西侧有御史台、秘书省、尚食库、右监门卫府及长秋监,右掖门街西还有掌醯署、良醖署,署西置粳米窖坊。

(二)东城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东城也是东都城的官署区,位于宫城东面。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1450、东西620米。墙垣外侧有包砖,隋唐时墙宽约10米。东墙外侧有马面和泻城渠。

据记载,城内隋代有2条纵街、4条横街。南侧第一条横街西端直通皇城东太阳门,街北自西向东有鸿胪寺、司农寺、太常寺。第二条横街东端直对宣仁门,街北侧为尚书省,是全国最高中枢政令机构,不仅院落规模大,建筑也甚为壮丽。第三条横街北侧,西面是将作监,东面为太仆寺。第四条横街以北,自西向东为卫尉寺、都水监、宗正寺和大理寺。上述南北4区,东西宽约450米,即300步;南北进深最南一区约420米,即280步,北面三区各约240米,即160步。

(三)含嘉仓城的建筑分布与空间格局

含嘉仓城位于东城之北,圆璧城和曜仪城之东。据《河南志·隋城阙古迹》载:“东城。北面一门,曰含嘉门。其北即含嘉仓。仓有城,号含嘉城。”城平面为南北长方形,南北710、东西620米。城内有横街、纵街各1条。据考察,城内有仓窖数百座,东西成排,南北成列。仓城西北部有官署机构,东南部为漕运码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