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是一座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石城聚落,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周边省份加大对北方地区石城聚落研究的力度。尤其是“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的持续开展,河套地区通过区域系统调查、考古发掘确认的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聚落已达数百处,其中多数为石城聚落,经过试掘或发掘的聚落也已达数十处(图一)。

2020年,孙周勇等以石峁遗址10年考古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了河套地区双鋬陶鬲类遗存的文化内涵,提出将以“双鋬鬲”为代表的一组稳定器物组合命名为“石峁文化”,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石峁文化分布范围东至太行山西侧,南到子午岭北麓,西至毛乌素沙漠,北抵大青山南麓,尤以南流黄河北段两岸及其支流为其分布的核心区域。

随着考古调查、发掘资料的不断积累,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涌现,石峁文化研究已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课题。但对于石峁文化聚落形态研究鲜有专门论述,系统地考察石峁文化聚落形态已成为石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聚落等级

根据已公布的石峁文化聚落资料,石城是石峁文化聚落的典型特征,另外还有一些无城垣的聚落。石峁文化石城的规模相差悬殊,聚落等级区分明显,综合石城的城垣数量、城址面积、城防设施等因素,可将石峁文化石城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第一等级

第一等级为都邑性的超大型核心聚落,目前仅有神木石峁石城一座,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石峁石城位于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东部,地处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东岸,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图二)。皇城台是四周砌筑层阶状护坡的台城,台顶面积约8万平方米,位于内城中心部位偏西,为整个石峁石城的核心区域。内城以皇城台为中心,沿山势砌筑石墙,形成一个围绕皇城台的封闭空间,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外城依托内城东南部墙体修筑一道不规则的弧形石墙,形成一处相对独立的外城区域,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石峁石城最早开始发掘的外城东门址揭露出了一座气势恢宏、设施完备的史前门址,门址周围发现有马面、角台、瓮城、墩台、门塾等城防设施。

(二)第二等级

第二等级石城为次中心聚落,由外城和城内核心台地组成,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第二等级石城已发现多座,经过发掘的有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山西兴县碧村、陕西府谷寨山等城址。

后城咀石城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宏河镇后城咀村,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浑河北岸,由外城、内城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38万平方米。内城位于石城南部,南侧紧临浑河,东西两侧以冲沟为城壕,仅西北侧与外城相接。外城将内城紧括于其南部,城墙依地势而建,南至浑河(图三)。外城门址处发现壕沟、瓮城、墩台、马面等设施。根据已有的考古资料,后城咀石城是目前所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等级最高、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防御体系最为健全的石峁文化石城。

碧村石城位于山西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部,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遗址南、北、西三面分别以蔚汾河、猫儿沟、黄河为天然屏障,仅在遗址东部的城墙圪垛地点边缘砌筑一道石墙,石墙上发现结构复杂的城门。城内面积75万平方米,是目前所见各个支流入黄河口处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址。遗址中部有名为小玉梁的独立台地,台地四周有石砌围墙,台顶有高等级石砌排房。多年的考古发掘已确定小玉梁地点为遗址核心区。

寨山石城位于陕西府谷县田家寨镇王沙峁行政村寨山自然村,处在黄河一级支流石马川中游南岸。城址由外城与核心台地组成。外城平面略呈南北向椭圆形,石墙以砂岩石块砌筑,依山就势,断续分布,南墙上发现马面2处。城内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为石马川流域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址。城内北部名为庙墕的地点为独立台地,台地四周包砌石墙,仅西南角的马鞍部与外界相连。庙墕地点西南坡经发掘确定为一处高等级居址与墓葬区。

(三)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石城发现最多,面积多在50万平方米以下,最小的仅数千平方米,为一般性聚落。经发掘的有清水河下塔、神木寨峁、榆林寨峁梁、保德林遮峪等城址。下面以城防设施较为严密的下塔石城和揭露较为完整的寨峁梁石城为例加以介绍。

下塔石城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王桂窑子乡下塔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城址坐落于黄河东岸的坡地之上,利用黄河、冲沟、石砌城垣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城垣分为内、外两重结构,内城形状不规则,外城略呈弧形。内、外城垣之上均发现马面、角台、城门等设施。下塔石城共发现马面21处,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石峁文化石城中马面数量最多的一座城址。下塔石城虽有内、外两重城垣,但遗址面积较小,且城内未见核心台地和高等级建筑等遗存,可见下塔石城为一般性聚落。其复杂的城防结构、处于黄河岸边的地理位置,说明下塔石城的建造可能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

寨峁梁石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房崖村,与石峁石城同属秃尾河流域,位于秃尾河一级支流开光川下游南岸的一座椭圆形山峁上。山峁南北狭长,东南部靠近马鞍形地带与外界相连,其余各面均临深沟。在山峁的西侧和南侧发现断续分布的石墙约200米,石墙内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4年的发掘在石城内揭露109座(组)沿山坡环绕分布的窑洞式房址,以及与房址配套的储藏坑23座(图四)。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石峁文化石城多分布于南流黄河两岸及其支流的黄土梁峁之上,利用自然地势修筑石城,形成一个较封闭的独立空间。石城地貌除黄土堆积丰富外,一般河谷内基岩裸露,开采石料方便。有学者研究认为石峁石城的石料为当地来源,并推测整个北方地区史前石城所用石料均有可能是就地取材。这表明石峁文化石城的石料不存在远距离运输,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为石峁文化石城的兴起提供了基本的原料保障。

河套地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同样分布着较多的石峁文化聚落,如神木新华、神圪垯梁、木柱柱梁、榆林火石梁等。这些遗址均坐落在沙层之上,均无石砌城垣,面积普遍较小,多在10万平方米以下,应当与第三等级石城同属于一般性聚落。毛乌素沙漠沙层较厚,石料难见,原材料的缺乏使这些遗址不能建造石砌城垣用以防御,比较特殊的是木柱柱梁遗址以环壕作为防御工事。

二、城防设施

通过梳理石峁文化聚落资料,可以发现石城是石峁文化聚落的典型特征,除一些地区因自然原因缺乏石料来源而无石城外,其余石峁文化聚落普遍存在石砌城垣。石城在砌筑时多采用当地易得的石料,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在平缓处修筑石墙,陡峻处则利用自然天险不加设防。

石砌城垣多分段筑成,外立面规整,内部填充杂乱石块和黄土。如寨山石城南墙残长86.4、宽0.8~2、残高2.7米,由20段分筑而成的石墙组成,每段长1~8.9米不等,分段砌筑痕迹明显(图五)。石城除了石墙外,高等级聚落或防御色彩浓厚的聚落的石墙上还加筑马面、角台等城防设施。城门一般设在整个石城地势最高处,控扼通向城内的交通要道。城门周围还有墩台、瓮城、门塾等设施。另外,一些石城还存在石墙外侧修建壕沟的现象。

(一)马面、角台

马面是凸出于城墙外侧、按一定距离修筑的台状城防设施。角台因位于城墙拐角处的特殊位置而得名,但仍属于马面的范畴。经发掘发现石墙上加筑马面、角台的有石峁、后城咀、寨山、下塔等石城。

孙周勇、邵晶将集中分布于石峁石城外城东门址附近的11处马面、角台、墩台全部归入马面的范畴,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类。A类为修建于直线城墙外侧的凸字形马面,B类是修建于城门左右两侧的墩台,C类是修建于城墙拐角处的角台。其中一号马面保存较好,位于门址北侧,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12、宽约7、高约3.5米,为版筑夯土内芯、外围包石结构。五至七号马面位于门址东南方向,3处马面间距均约为40米。

后城咀石城的主城垣上共发现马面6处,城门东西两侧的2处马面经过发掘,与城门相距约18米,马面之间距离约为40米。其中2号马面位于城门西侧,平面近长方形,凸出于东西向延伸的石墙,南北长约9、东西宽6~7、高1.3~2米。马面三面包砌石墙,内部为空心,底部为黄花土硬面,其上残存大量木炭,推测马面顶部原有木构建筑。

寨山石城南城墙外侧发现马面2处,平面均呈长方形,土石结构,之间相距约36.2米。马面2位于马面1东侧,保存较好,南北长8.75、东西宽7.4、残高1.1米。

下塔石城在内、外城垣上共发现马面21处,较规律地分布于内、外城垣之上(图六)。平面均呈长方形,底部由大型石块建成,其上垒砌石片,石片间用泥土填充,马面内部存在明显的踩踏面和烧火痕迹。部分马面与城墙连接处留有豁口,应为进出马面内部的通道。

通过石峁、后城咀、寨山、下塔等石城的马面可以看出,石峁文化石城的马面平面均呈长方形,按照一定距离较为规律地排列于城墙外侧,马面之间的距离普遍在40米左右,这一间距应以当时武器能够交叉发挥作用的最大距离为限,反映了石峁文化时期使用的远距离武器有效射程可能约为20米。另外,马面的规格也比较相似,长10米左右,宽约7米。不同的是,石峁、寨山石城发现的马面均为夯土包砌石墙结构,而后城咀、下塔石城发现的部分马面外侧包砌石墙,内部空,里面还发现有木结构建筑。后城咀与下塔石城发现的内部空的马面,这一特殊的结构或许有着专门的用途。结合后城咀石城发现的城壕和地下通道,或许史前时代已出现隐蔽性的作战方式,内部空的马面则可能和地下通道一样用于藏匿战斗人员或武器装备,其功能可能与后世城墙上的藏兵洞类似。

(二)城门

城门是石城上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不仅控扼着进出石城的主要通道,同时城门的防御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石城的防御体系。石峁文化众多石城中,城门经过考古发掘的有石峁外城东门址、石峁皇城台门址、后城咀外城门址、碧村外城东门址、下塔内城门址等。除了下塔内城门址结构较为简单外,其余4处门址均经过严格的设计规划,门道周围有墩台、瓮城、门塾等城防设施。

石峁石城在外城、内城、皇城台三重城垣上均发现城门遗迹。外城东门址位于外城东北部,处于石峁石城地势最高处,由外瓮城、两座墩台、门塾、内瓮城等组成。外瓮城位于门道外侧,平面近“U”形,完全遮蔽门道。2座墩台分立于门道南北两侧,夯土台芯包砌石墙结构。内瓮城呈曲尺形,与南墩台相接。门塾位于主门道两侧,南北各2间,两两对称,均依附于墩台之上(图七)。

石峁皇城台门址是目前皇城台确认的唯一一处门址,扼守在皇城台与石窑圪台地点相连的马鞍形地带西端,包括广场、外瓮城、墩台、内瓮城等部分。广场由南北两道平行石墙及南北墩台东壁一线围成,面积逾2100平方米。外瓮城平面呈“凹”字形,土石结构,立于主门道正中,将门道分为南、北两个次门道。墩台位于门道两侧,为石砌外框包夯土内芯结构,体量南小北大。内瓮城呈曲尺形,将向西的门道转折为向北(图八)。

后城咀石城门址结构更为复杂,由壕沟、瓮城、墩台、城门、门道等组成。瓮城外侧发现壕沟2条,为进入瓮城的第一道防御体系,沟壁可见工具痕迹。瓮城呈半月形,墙体与主城城垣相接,墙体由石墙和外侧土墙构成。瓮城墙体中部修筑2座长方形墩台,石包土结构,墩台之间留出瓮城门道。瓮城内发现台基4座,向内拱卫瓮城。城门呈长方形,土石混筑,南北长15、东西宽9~11米。城门两侧墙体内发现成排分布的柱洞,门道地面上分布炭化木柱,说明城门上原有木结构建筑(图九)。

碧村外城东门址位于城墙圪垛地点,主体由3座呈“品”字形分布的大型墩台组成。城门南北两侧墩台呈圆角方形,城门外侧(东侧)墩台呈半圆形,均为夯土台芯外包石墙结构。东墩台外侧发现障墙、柱洞等遗迹,南、北墩台之间还发现一些小型墩台和夹墙遗迹(图一〇)。“品”字形墩台及其他设施共同构建了碧村外城东门址多重防御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壕沟

壕沟在石峁文化石城中发现较少,目前在石城外增建壕沟的有后城咀石城和石摞摞山石城。木柱柱梁遗址虽无石城,但遗址四周发现有环壕。

后城咀石城的壕沟发现于城址瓮城外侧,由2条壕沟构成,与瓮城城垣平行。2条壕沟错位分布,之间形成约10米的通道(图一一)。另外,还在壕沟内部两侧发现壁柱痕迹。壕沟构成了整个石城的第一道防御体系,提升了石城的防御等级。

石摞摞山石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公家坬村东北部,处在黄河二级支流五女河南岸的梁峁地带。石摞摞山山峁北临五女河,东、西两侧为冲沟,唯西南部较为平缓。山峁边缘有用石块包砌崖坡而修筑的城墙,平面呈不规则圆角四边形,城内面积近6万平方米。壕沟环绕于城墙西南部,与城墙大体平行。壕沟上口宽10、深6.4米。

(四)哨所

截至目前,石峁文化石城中仅石峁石城发掘过哨所类遗迹——樊庄子哨所。樊庄子哨所位于石峁石城外东南方向约300米处的一座山峁顶部,为内外两重石围结构。内围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4、宽约11米,石砌墙体,内侧可见壁柱槽。外围为半弧形石墙,塌毁严重,仅存墙基(图一二)。整个哨所形似“外圆内方”结构,根据壁柱槽的分布规律推测顶部为木结构的哨楼。另外,石峁石城外围还有女王坟、恓惶粱等4处哨所类遗存,与樊庄子哨所共同组成了石峁石城外围预警系统。

综上所述,石峁文化石城普遍存在着防御色彩浓厚的城防设施,第一、二等级石城的防御系统更为复杂、严密。石墙外侧的马面、角台、瓮城、壕沟、哨所等城防设施,都说明了石峁文化石城面临着严峻的防御压力,也表明了石峁文化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军事冲突的频繁。有学者研究表明,距今4300年前的强降温事件,导致了河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石城的大量涌现。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可支配资源的减少,人群之间矛盾的加剧,从而可能催生了石峁文化聚落不断提升自身的防御性能,以抵御外敌的侵犯。有学者认为石城的兴起是处在农业区北部边缘地带的农业部族为抵御北方草原游牧部族的掠夺而修建。石峁文化高等级石城更为严密的防御体系似乎也昭示着高等级石城面临的防御压力要远大于一般性石城和不设防聚落。

三、聚落特征

石城是石峁文化聚落的典型特征,严密的防御体系是石城的重要表现。但石峁文化聚落在其他方面同样展现了其鲜明的特征,如临河而居、位于较独立山峁之上、高等级石城拥有核心台地、无单独规划的墓地等。

(一)临河而居

临河而居是史前聚落的一个普遍特征,石峁文化聚落同样如此。临河而居既有利于生产生活取水,河道天险又是防范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同时还便于从河道中获取水资源产品。目前发现的石峁文化聚落多分布于南流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南流黄河两岸开展考古调查、发掘活动较多的支流有秃尾河、窟野河、石马川、蔚汾河、浑河等。在多个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考古工作者数年的努力,目前多条黄河支流完成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收获颇丰。

2005年,为配合“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了“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在浑河流域发现石城12座。2016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支持下对南流黄河准格尔区开展了考古专题调查,目前已发现龙山时代遗址95处,新发现龙山时代石城3座。

山西省在“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指导下,于2005年发现了黄河东岸的保德林遮峪石城。2014 年开始对蔚汾河流域进行系统调查,发现了碧村、四方城、古城岭等龙山文化时期石城。

陕北地区秃尾河流域经过考古发掘的石峁文化聚落较多。2015年,石峁考古队对秃尾河流域进行了专题调查,新发现了薛家会、桃柳沟、寨合峁、白兴庄、庙石摞子、石摞子等石城遗址。近年来,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等单位依托“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在榆林地区对黄河各个支流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已发现史前石城500余座。

以上陕、晋、蒙三省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表明,南流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区域分布着众多的石峁文化石城,目前已发现数百座。有少量石城时代可能早至龙山文化早期或更早,但绝大多数属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属石峁文化范畴。目前河套地区尚未发现晚于石峁文化的石城。石城星罗棋布般分布于黄河及其支流沿岸,展现了公元前2000年前后石峁文化的繁盛景象。

(二)位于较独立山峁之上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千沟万壑、梁峁纵横的地貌特征,石峁文化先民也合理地利用了这一地貌特征,普遍将聚落营建于高耸的山峁之上。高等级聚落内一般有多个山峁,如寨山石城内有庙墕、场圪垯、枣树圪垯等3个较独立山峁,碧村石城内自东向西分布着城墙圪垛、殿乐梁、小玉梁、寨梁上等山峁(图一三)。这些山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聚落。小型聚落多位于一个山峁上,与外界相对隔绝,如寨峁梁石城位于秃尾河支流开光川下游南岸的一座椭圆形梁峁之上。石峁文化聚落所处山梁外侧四周普遍为天然河流或自然冲沟,一般仅留一条通道连通外界,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独立空间。

(三)高等级石城拥有核心台地

第一、二等级石城除了城址面积大、防御体系严密外,其内部还普遍存在一个核心台地,如石峁皇城台、碧村小玉梁、寨山庙墕等。核心台地均为一个独立山峁,处在石城内部最险要处,台地四周环绕护坡石墙。核心台地之上均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或高等级建筑。

皇城台是石峁城址内由内城、外城重重拱卫的核心区域,整体呈覆斗形,四周包砌石护墙(图一四)。皇城台顶部有一大型夯土台基——大台基,平面呈圆角方形,长约130米,台基四周为石墙包边护砌,其中南护墙墙体与倒塌堆积中出土大量石雕。大台基顶部分布有大型夯土房址、石砌房址等高等级建筑。根据皇城台的核心位置、出土的高等级建筑、高等级玉器及石雕等,可以确定皇城台是石峁石城社会统治者的居所。

小玉梁地点为碧村石城核心区域,台地四周包砌护坡石墙。台顶发现有5座房间的石砌排房,主次分明,布局规整,排房东部还发现以H24为代表的生活垃圾区。石砌排房呈中轴对称分布,主次分明,布局规整,居住者很可能是聚落上层人员。

庙墕地点为寨山石城城内北部一处独立山峁,北邻石马川河谷,东西两侧为自然冲沟,仅西南部有一狭窄通道与外界相连,山峁四周暴露有护坡石墙。庙墕地点西南坡经发掘发现有高等级墓葬、白灰面房址等遗迹,顶部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夯土台基外侧包砌石墙,与石峁皇城台大台基性质类似。台基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宽约40米,残存最高约4米,台顶平整开阔,四望无阻。

目前所见的考古资料表明,仅第一、二等级石城内存在核心台地,较小的第三等级石城内则不见核心台地。另外根据核心台地顶部的大型夯土台基、高等级建筑等可以确定核心台地为社会上层人员的居址所在,推测这些人群死后可能也安葬在核心台地之上。

(四)无单独规划的墓地

无单独规划的墓地是石峁文化聚落的又一典型特征。现已发掘的石峁文化较高等级墓地有石峁韩家圪旦墓地、寨山庙墕墓地等,均表现出早期为居址、居址废弃后作为墓地使用的现象。韩家圪旦地点位于石峁内城中部偏东的一处山峁之上,该地点早期为居址,房屋主要为窑洞;晚期成为墓地,包括竖穴土坑墓、石棺墓和偏洞室墓。寨山庙墕地点西南坡先后承担了居址和墓地两种聚落功能(图一五),多数墓葬打破居址,少数则直接建于生土之上,无居址打破墓葬的现象,21座竖穴土坑墓可分为等级区分明显的四类。小型聚落中发现的墓葬,如新华、神圪垯梁等遗址,也均是墓葬与居址交错分布,不见单独规划的墓地。

四、结 语

根据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石峁文化聚落可以划分为等级区分明显的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石峁石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拥有三重城垣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属都邑性核心聚落。石峁石城社会上层人群居住在类似“宫城”的皇城台之上,最新的考古成果也表明石峁聚落最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皇城台之上。中下层人群则生活在城内的其他山峁之上,如已试掘或发掘过的后阳湾、呼家洼、韩家圪旦等地点均发现了房址、墓葬等人类活动痕迹,但房址、墓葬等级均不及皇城台顶部发现的高等级房址与墓葬。

第二等级如碧村石城,面积为75万平方米,拥有两重城垣和城防设施。上层人群居住在核心台地小玉梁之上的五连排白灰面石砌房址内。

第三等级如寨峁梁石城,仅有一道石墙,面积约3万平方米。人群普遍居住在窑洞式房屋内,不见高等级建筑,也无表现社会地位差异的高等级器物出土,石墙上亦不见城防设施。此类聚落属于一般性聚落,聚落内人群的身份差异不明显。

三个等级的聚落面积由大到小,军事防御能力由强到弱,聚落数量由少到多,表现出一个明显的金字塔形的聚落结构。这种社会分化的现象也存在于单个聚落内部,如府谷寨山遗址庙墕地点发现的竖穴土坑墓可依葬具、壁龛、殉人的有无分为明显的四类,四类墓葬在墓室面积、随葬品数量、葬仪葬俗等方面均表现出巨大的等级差异,代表了四类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群,而这一金字塔形的人群结构同样体现在其他石峁文化墓葬当中。由此可见,石峁文化社会在聚落等级、人群结构等方面均已产生了巨大的分化,应当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层面。

从石峁文化聚落、墓葬的金字塔形结构可以看出,石峁文化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分化,展现了以石峁为核心都邑,以后城咀、碧村、寨山等为区域中心,以寨峁、寨峁梁、新华等为一般性聚落的聚落形态,以及由上层、中层、下层人群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石峁文化聚落形态很可能已经是早期国家的组织形态,而石峁石城可能就是这个早期国家的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