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戈、石戈、玉戈(由上至下)-新石器时代-阳关博物馆藏

戈的起源与形状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

最初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石戈,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戈的形状与近身格斗武器剑、匕首很像,可以看做是形态大小上的演变。戈的另一种演变路线,仍然是朝着长武器来发展的,比如后来出现的铍、戟等。铍形似一把短剑,后有长柄。戟,形似两把戈头的交叉、合并。而且戟通常是分铸两部分,然后合并一起使用,连体戟出现的相对较晚。到了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

戈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流行于商朝至汉朝。商周时期凡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常绘有戈的图像,汉字中“武”、“战”、“戎”等字还均从戈,即渊源于此。戈和干(盾)是商周时期士兵的标准装备,因此“干戈”一词就成为战争的别称或各种兵器的统称。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戈的基本构造

标准的戈由戈头、柲、镦三部分组成。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援:就是平出的刃,上下两刃,前有尖锋。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8寸,宽2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棒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用来装柄,称为“穿”。为了防止勾啄时勾和柄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升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龋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更紧密,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两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柄,以利于把持。戈柄的长度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柄短,车战用的柄长。

鐏: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不过,近年来,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也可能用于刺击。

雕戈-春秋-阳关博物馆藏

铸作精美工整。戈锋三角圭首形,厚脊,刃减薄,中胡,阑上下三穿形状不一,援基细线饰一图案化兽首形。方内横长穿,尾部有缺角。

戈的种类

从考古发掘来看,戈的种类良多。材质上有石质的、青铜的、玉质的,少量铁质的,以青铜戈为主。青铜戈大体上根据戈头各部件的结构形态以及柲和镦的有无来分类,如:直内戈与曲内戈,有胡戈与无胡戈,宽援戈与窄援戈,短柲戈与长柲戈等。

曲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其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柄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被淘汰。

一穿铜戈-西周-阳关博物馆藏

直内戈

中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戈。它开始在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不容易掉头。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

直援铜戈-西周-阳关博物馆藏

銎内戈

銎(qiong)内戈,其制造方法比曲内戈和直内戈复杂,是在“内”部铸成圆套,把柄装在銎内防止脱落。使用时安柄方便,直接把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种安装方法可以避免戈头的松动和戈的援后陷,但在钩杀时,戈头还是容易从柄上脱落,因而在商后渐渐式微。西周早期曾有一段时间出现短胡一穿式的銎戈,是以缚绳辅之。

异形铜銎戈-青铜时代-阳关博物馆藏

形似铜戣又连一骹銎,整体铸造,三角形援十分锋锐,稍起脊线,基部有“用”字形纹饰。直内圆头,穿一圆孔。圆骹銎较长与内垂直,銎上细下粗,銎口一穿。此器形制奇特古拙,似模仿戣类兵器之作,约用于礼仪,如仪仗类。相似的兵器和技艺,见于新疆阿尔泰和伊犁河流域青铜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后半。

兽面管銎戈-西周-阳关博物馆藏

柳叶形,两刃锋利,向前收成尖锋,中脊起宽凸棱,有阑,椭圆形銎有棱箍,内上饰高浮雕兽面纹饰。

长兵器之王

戈作为古代冷兵器符合三大基本要素:尖、刃、重。戈模仿鸟兽的喙、尖角,通过啄、钩的功能伤害敌人。戈在步兵使用时,柄长一米左右;骑兵、战车使用时,柄长三米左右。作为先秦必备的兵器装备,戈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说,戈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后来的众多兵器。

二穿铜戈-春秋战国-阳关博物馆藏

三穿铜戈-春秋-阳关博物馆藏

车战利器

戈最适于勾、扫和劈击,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为兵器的统称。戈最主要的是装备车兵,借助战车冲杀的时候矛杀伤一人后必须收回再刺,如果卡住拔不出来就需要再更换新的,费时费力。戈则可以横置像镰刀一样一圈割过去,在这种条件下戈的杀伤力远高于矛。

戈的历史价值

戈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先秦时代主要兵器之一,对后来兵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影响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渗透到古代文化中,和戈有关的成语数不胜数,比如金戈铁马、大动干戈、枕戈待旦、反戈一击、止戈为武。戈是从石器时代时期捆绑着尖锐物品的木棍发展而来,其见证了古人在和自然斗争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并且在商、周、西汉时期引领了接近一千年的战争潮流,天下各诸侯国虽然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但是却出奇一致地将戈作为武装部队的重要武器,其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雕戈-春秋-阳关博物馆藏圭首戈,援中部以后至胡部,以错银工艺饰卷草流云纹,线条细而犹劲,流畅奔放。

“元 ”字铭三穿戈-春秋-阳关博物馆藏

圭首戈,长胡三穿,援基一圆乳丁饰,长方内横长穿,近阑有五道横突棱,穿旁阴刻一篆书“元”字。

 

止戈为武的故事

公元前597年,晋国为了救援被楚国围困的郑国,派出以荀林父为首的军队前去与楚国作战。

晋国大军刚刚到达黄河边,郑军因抵挡不住楚军的围攻而投降了。此时,晋国内部出现了分歧。以中军主帅荀林父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撤军回国,避开楚军锋芒,以中军副帅先縠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维护晋国霸主地位,与楚军交战。荀林父约束不住先縠,他单独率领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准备与楚军决战。

荀林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恐怕要吃败仗;退,就等于把先彀送进虎口,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司马韩厥说:“先縠如果失败,主帅您的过失就大了。既损失了军队,又丢掉了郑国,那太严重了。我看不如干脆进军,如不能胜利,失败的责任众将也可分担一些,总比您一个人承担好些。”

荀林父无奈只得率军渡河。楚军此时正在黄河边上休整,准备回国。听说晋国大军已渡黄河,楚庄王就想早点撤离,避免同晋国交战。可是他的大臣伍参认为:“与晋军交战,一定会取胜。晋军的将领都是新换的,不能行使命令,尤其是荀林父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所以晋军有令不行,一定会失败的。再说您是君王,同对方的大将作战而逃却,也是一种耻辱。”

楚庄王听从了伍参的意见,下令军队做好一切迎战晋军的准备。楚军利用谣言诱使先彀出击,然后又袭击了晋军的中军,荀林父事先防御不充分,又见楚军来势凶猛,不可抵抗,就下令赶紧渡过黄河,企图以天险来摆脱困境。可是由于时间仓促,为了抢船渡河,晋军内部自相残杀。楚军趁机掩杀而至,晋军大败,损失惨重。

楚军大获全胜,将士们欢欣鼓舞。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说:“大王,我们获得这次胜利,意义非常重大。我听说战胜了敌人要建一个纪念物,将来给子孙看,以使他们不忘先人的武功。我看您也该这样做,将晋军尸首堆积起来,封土为丘,以示纪念。”

“不,不能这样做。”楚庄王反对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你认识这个‘武’字吗?在甲骨文里‘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现在晋、楚两国交兵,士卒皆有死伤,百姓生活不能安宁,这7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用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命令而战死,他们也没有错。我们还是先在黄河边上祭拜河神,然后回国。”

楚庄王没有修筑纪念碑以表彰这次战功,很快班师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