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 敦煌研究院 图

今天是秋分,“秋分”与“春分”一样,是我国古代先民最早确定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主要的“四时八节”之一。

从这一天起,秋之高远明净登场,木樨清露,别有微凉。古代艺术里的秋分,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都有着一种动人的诗意、悠远。

▲ 敦煌研究院 图

秋分,残暑终,昼夜平。

草木染黄,雁字横秋。

此时,梨柿荸荠,百果收仓。

满树石榴一夕熟,山间野柿一朝红。

从这天起,雷公收声、小虫入穴,雨也一天比一天少了。

风清露冷,气净云疏,这是四季里最为开阔舒朗、诗情画意的时节。

在敦煌壁画中,原本描绘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从海上乘风破浪来到中国的故事,却被画师描绘成一幅湖上泛舟而游的抒情画面。

湖光山色,一叶轻舟,秋风吹动船帆,透出秋游的悠闲与适意。

▲ 元代《鹊华秋色图》局部

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名作《鹊华秋色图》,更可见出秋意的悠远与明净。

此画是元代画家赵孟頫于元贞元年(1295)回到故乡浙江为好友周密所作的纸本水墨设色山水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画境清旷恬淡,表现出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采用平远构图,以多种色彩调合渲染,虚实相生,笔法潇洒,富有节奏感。

图中两座山峰,鹊山为淡花青,华不注山为淡青绿,颜色较为醒目。

其他诸景如洲渚、树木等多施以深浅不一的青色,房屋、牛群和一些树叶则用红、黄、精等暖色系,色调冷暖交汇,既显示出秋的清旷高洁,亦呈现出人情的和乐安详。

▲ 李嵩《月夜看潮图》

秋分也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即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在古代,浙江一带秋分以后除了赏月之外,观潮可谓另一盛事,这在宋代李嵩的画作仍可见出。

▲ 耕牛 莫高窟第117窟 盛唐

秋分也与农事直接相关,民间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由于秋分是古代中国农民预测年成的重要日子之一,故有“秋分占卜”的风俗。古人占卜时,最简单的是看阴晴。

▲ 二牛抬杠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秋分这天如果是阴天微雨,预示收成好。清代顾禄的《清嘉录·八月》,就记载有苏州一带“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的谚语。地方志释称:“秋分在社前,则田有收成而谷贱;分在社后,则无收而谷贵。”

民间秋分之日有“送秋牛”的风俗这一天,巧言善唱的民间高手,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秋牛图(即印有农夫耕田图样以及全年节气的二开红纸或黄纸),开始一天的“送牛”以及“耍嘴皮”工作。

▲ 金牛 莫高窟第61窟 元代

莫高窟第249窟壁画上,山林中野牛笃定行走、受惊回首,均被画师用寥寥数笔画成速写。

一只肌肉健硕、神态生动的野牛几乎要从壁画里走到我们面前,比如十二星座中的金牛。

秋分前几年还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大概是一个听名字就会让人欣慰和高兴的节日,喜悦的不只是忙于田间地头的农人,牛也迎来了一年中的“休闲时间”。

在清朝画家陈枚所绘的《耕织图》中,其中的,收刈、登场、贮藏等图就细致地描绘了农家的丰收盛况和喜悦之情,即所谓“霜天晓起呼邻里,遍听村村打稻声”。

▲ 秋天的农民 葛饰北斋 约1799

而在在日本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的笔下,也同样有着秋日的忙碌与诗意。